用更少碳办更多事,十年时间上海GDP翻了2.5倍,单位能耗却降超50%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吴丹璐2022-09-15 13:09

今年的6月15日,是第十个“全国低碳日”。这十年间,低碳理念逐渐普及,“双碳”一词还在2021年成为年度热词,掀起一股“碳达峰碳中和”全民科普热潮。
 
而上海,恰恰是全国第一批开设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城市。在这十年间,上海持续不断地推进节能减排任务,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对于上海这个“生产型”的超大城市来说,节能降耗的任务无疑是困难的。经济发展不可避免会出现能源消耗,而上海工业发达的产业结构意味着,要想低碳转型,上海就必须用更少的碳排放,创造出更高的工业产值。
 
但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上海不仅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甚至超前、超额完成。同期,上海GDP从1.57亿元增加至3.9亿元。2010年以来,上海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和单位GDP能耗累计降幅均超过50%。
 
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打造低碳经济,上海用不懈的努力、果断转型的勇气、全球化的视野,交出一份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城市的绿色答卷。
 
建立碳交易体系
 
可以看到,上海在打造低碳经济上,从体系到工具,从试点到应用,用多种创新机制帮助产业绿色转型的清晰脉络。
 
2012年,上海市作为全国第一批城市,开设了碳排放交易试点,将本地企业逐步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翌年,上海碳排放交易市场率先启动。
 
近十年过去,一个公开透明、稳定有效的本地碳市场在上海建立起来。
 
除了传统电力行业,上海碳市场还陆续纳入钢铁、化工、航空等主要碳排放行业,共计27个,包含300多家企业和860多家机构投资者。截至2022年9月5日,上海碳市场配额现货品种累计成交量近2.2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超32亿元。
 
在全国来看,上海碳市场总体交易规模始终位居前列,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交易规模一直排名第一。同时,上海碳市场也是全国地方碳市场中唯一一个,成立后,连续8年保持企业履约清缴率100%的市场。
 
搭建碳交易平台,是以碳价为信号,引导和激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用市场的调节机制,推动碳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从而降低社会总减排成本。
 
经历了多年试点工作,上海在碳交易体系搭建上累积了丰富的经验,顺利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交易机构建设任务。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正式启动,这意味着中国超越了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而上海则在其中承担了交易中心的角色。
 
未来,上海不仅要做全球最大碳市场的交易中心,还要做国际级的碳定价中心、碳交易创新中心。目前,上海环交所正加快推动碳价格指数研发,对标欧盟能源交易所和洲际交易所的碳价格指数。
 
用好金融工具
 
当然,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上海也在用多样化的金融手段,助推经济低碳转型。
 
上海发展绿色金融有着多重优势。一方面,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拥有完备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门类齐全的金融机构,金融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上海又是地区科技中心,许多节能降碳相关技术研发地都在上海。
 
近年来,上海在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绿色金融业务创新、重点机构和平台引进等方面毫无疑问地走在全国前列。
 
绿色债券来说,国内多只“首单”绿色债券产品都落地上海,包括首单绿色可交换公司债券、首单绿色市政专项债券、首单应对气候变化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首单“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等等。据统计,2021年,上海证券业参与各项绿色债券发行规模逾606亿元,交易规模逾700亿元,承销海外绿色债券金额逾113亿美元。
 
同时,上海金融界还通过提供股权融资、收益凭证、ABS融资等金融服务,将资金引入新能源、环保、碳中和等业务领域,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据统计,2021年上海证券业绿色投融资金额逾132亿元。
 
今年7月1日,上海再次率先立法,《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正式施行,这是国内在金融领域运用立法变通权的首次尝试。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加快绿色金融发展上,上海再次成为“先行者”。
 
培育低碳产业
 
钢铁行业作为所有制造业门类中,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和“低碳”二字相距甚远。但全球第一大钢铁企业,中国宝武,近期则在吴淞创新城打造碳中和产业园。
 
此后,除了中国宝武自身的绿色战略企业落地碳中和产业园,低碳产业相关世界五百强和“专精特新”企业也会汇集于此,合作发展双碳经济,完善宝武碳中和服务体系。
 
“建设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还被写进了《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的行动清单。这份《行动方案》今年7月份一经发布,就引起巨大市场反响。
 
近些年,上海制造业中,像中国宝武这样积极谋求绿色转型的企业越来越多。对外,他们主动开发碳数据管理平台、碳资产管理平台,加入碳交易市场平台,积极运用碳金融帮助企业转型。对内,他们需要推动技术升级,使用更加低碳的生产工艺,优化能源结构,保证能源总消耗量在规定配额之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碳交易、碳配额终归是手段,实现产业降碳减排才是最终目的。真正实践“双碳”战略,可能要从一个锅炉拆起,从一个供热方案改起,从一块光伏板装起,才能脚踏实地,让企业一点一点把单位生产总值煤炭消费量、电力消费量给降下来。
 
目前,上海的绿色制造体系已经初步建立,413家重点用能单位均已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已评定市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等超过200家。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已从2010年的0.91吨标准煤每万元,降至2020年的0.59吨标准煤每万元,累计下降近35%,发电煤耗、吨钢综合能耗、芯片单耗、乘用车单耗等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就在刚刚过去的8月19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十四五”能耗总量和强度控制目标: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为全面分解落实目标,上海将各能耗指标下达至“百家”“千家”企业,各区及部分园区管委会,27个工业和通信业控股集团公司,将落实方案做到了极致。
 
按照上海市的规划,绿色低碳产业已成为重点发展的三大产业新赛道之一,2025年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在落实“双碳”战略背景下,上海低碳经济发展大有可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