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8月30日),
北京市政协召开常委会,围绕“加强减污降碳协同 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绿色低碳转型”进行专题协商议政,提出了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绿色低碳转型的9方面23条具体建议。
成就:46%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支撑218%GDP增长
数据显示,2005年(碳强度基准年)以来,以能源消费总量46%的增长支撑了GDP218%的增长,“十三五”时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
碳排放累计下降24%和26%以上。
2021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6项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首次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达到288天,占比78.9%。
北京市的交通出行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提升至73.1%,淘汰109万辆高排放车,2021年
新能源车保有量达50.7万辆……
推进能源、环境、气候协同治理,北京大气污染防治经验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北京奇迹”。
建议:加大存量燃油小客车置换政策支持力度
“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是市政协今年重点协商议题,市政协人资环建委牵头组建了7个专题协商调研组,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
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调研组提出九大方面23条具体建议。在创新能源环境气候协同治理的顶层设计方面,建议加强能源、环境、气候协同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制定绿色低碳转型中长期规划和法规制度保障体系,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建筑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立法工作,制订超低能耗建筑奖励政策和支持新能源车替代燃油车的一揽子激励政策。
调研组认为,目前本市交通拥堵问题尚未根本改善,绿色出行比例与规划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在促进交通运输减污降碳新突破方面,建议要加大存量燃油小客车置换为新能源车政策支持力度,研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替代燃油车的机动车牌照和通行权支持政策,加强新能源车充换电和加氢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电动小客车充电设施网络,完成70万个充电桩建设目标,确保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达到200万辆的规划目标。 本报记者 孙颖
新闻现场
拉近与市民距离 听取他们建议
市政协常委会首邀市民代表旁听
“现在碳排放与
碳汇实时监测体系尚不健全,应建设近实时环境监测
平台……”昨天,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
会议分组讨论会场,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教授史琳阐述着自己的建议。
本次常委会是议政性常委会,围绕“加强减污降碳协同,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进行专题协商议政,也是市政协首次邀请市民代表旁听常委会。
“邀请市民代表旁听是本届政协一项制度性安排,能够让广大市民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在政协工作中的开展有更直观、生动地了解,拉近政协与市民的距离。”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专职副主任郝留亮说,本次常委会议题相对专业,邀请的市民代表也聚集在相关领域。市政协也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在调研报告修改过程中,将他们的建议也吸纳到其中,凝聚共识,助力全面推动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