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
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气候变化工作组收到费翰思(Hans Friederich)博士分享的一篇近作《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费翰思现任世界竹组织驻马耳他戈佐大使、马耳他戈佐欧洲竹林项目高级顾问、马耳他SUNx气候友好旅行登记处主任、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
绿色发展基金会国际工作顾问。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自然资源管理
专家,他在非洲、亚洲和欧洲拥有近40年的自然资源规划和可持续管理经验工作经验。绿会气候变化工作组现将该文整理编译如下,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定义为“保护、可持续管理和恢复自然或改良生态系统的行动,有效和适应性地解决社会挑战,同时提供人类福祉和生物多样性益处”。
用于减碳的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植树
首先,一个基本的陈述:砍伐天然树木、种植新树木是犯罪行为,砍伐天然林以建立新的人造林应该是一种法律犯罪。我们需要尽一切努力保护古老的生长林,特别是保持剩余的热带雨林完好无损。由于多种原因,维护天然林至关重要,因为古老的生长林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服务。这些所谓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食物和饲料、木柴和住所、水和土壤保护、濒危植物和动物的避难所以及关键的碳固存值。
但是,人口已经剥落了大片土地,侵蚀正在曾经是生产性土地的地区发生。根据《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土地退化是世界上最紧迫的环境问题之一。他们估计,现在每5公顷中就有1公顷被认为是退化的,侵蚀和退化造成的碳损失几乎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树木,从而创造额外的
碳汇,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行动。我很自豪能成为Life Terra基金会专家小组的成员,我们正在整个欧洲种植树木!
竹子种植
种植树木以封存碳的批评之一是,由于小树苗不会吸收太多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数年才能产生影响。达到成熟的时间也使植树的经济可行性更加困难。
种植快速生长的作物将避免这种基于时间的障碍,而以木本竹物种为代表的巨型草将在几年内提供投资回报。大多数竹子植物会产生杆子,可以在种植5到7年后收获。此外,成熟的竹子植物通常会在森林火灾中幸存下来,因此在森林大火扑灭后立即进行再生。
虽然数字各不相同,但据报道,竹子物种的碳吸收量与软木物种相似或更多,国际竹藤组织(INBAR)报告说,管理良好的竹子种植每公顷可以吸收近400吨碳,相当于约1100吨二氧化碳/公顷。这与大多数树木种植相当,尽管它低于天然林的碳吸收能力。这里的关键警告是,天然的、古老的生长林不应该被清除来种植树造林。
泥炭地保护
虽然泥炭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3%,但它们储存的碳量是世界所有森林总和的两倍,覆盖了全球30%的面积。这使得它们成为最重要的天然碳库之一,在应对气候危机方面,保持健康的泥炭地是一项非常宝贵的资产。
然而,如果排水或燃烧,泥炭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将其储存的所有碳释放到大气中。据估计,排水或燃烧泥炭地产生的排放量目前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5%,每年产生20亿吨以内的二氧化碳。
蓝碳是储存在沿海和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碳。蓝碳倡议估计,全球80%以上的碳循环发生在海洋中,尽管红树林、潮汐沼泽和海草等沿海生态系统仅占海洋总面积的2%,但它们是有机碳掩埋的主要贡献者。它们积累了富含有机物的土壤,这些土壤通常可以延伸到多米多深的土壤深度,并提供有机碳的长期储存。
保护鲸鱼和更好地管理渔业可以大大增加碳捕获,因为目前最大的大鲸鱼的数量只是曾经的一小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捕鲸,生物学家估计,现在鲸鱼的总数量不到以前的四分之一。
红树林修复
红树林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海洋海岸线上。它们捕获沉积物(这本身可能有助于捕获二氧化碳),它们为许多海洋物种提供了苗圃,是当地沿海社区的生计来源,据报道它们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以说比热带雨林更多——据报道每公顷高达550吨碳。更重要的是,红树林中的碳储存在树根下的土壤中。
历史上的红树林砍伐率造成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据估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高达50%的红树林已被砍伐,这主要是由于土地利用的变化。因此,停止进一步砍伐森林和重新种植红树林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海草恢复
海草在水下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但它们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类型之一。海草存在于从热带到北极世界各地的浅层海水中。它们形成密集的水下草甸,为各种各样的生物群落提供庇护所和食物,从微小的无脊椎动物到鱼类、海龟、儒艮、濒临灭绝的海马、螃蟹甚至鸟类。其中一些草地是如此广阔,可以从太空中看到它们。
它们还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巨大的碳吸收能力。海草充当密集的沉积物陷阱,捕获碳并将其储存,最终将其沉积到海底。海草从大气中捕获碳的速度比热带雨林快35倍,尽管它只覆盖了0.2%的海底,但每年吸收10%的海洋碳,使其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可思议的工具。
(本文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欢迎来稿探讨。)
文∣费翰思(Hans Friederich)
译| Sherry
审∣Linda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