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济南举行。“全国低碳日”济南
论坛、企业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
论坛两场主题论坛在主场活动后举办,总结交流
绿色低碳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济南、深圳、青岛、镇江、广元5个低碳
试点城市分别分享
试点过程中的体会与经验。各试点城市探索发挥市场机制促进
碳减排作用,
碳市场的金融属性正被逐步挖掘,成为引领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
深圳是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2021年深圳经济总量3.07万亿元,与此同时单位GDP能耗和
碳排放强度下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我们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碳减排成本方面的作用。”深圳市副市长张华介绍,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
碳交易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6570万吨、成交额14.63亿元,用2.5%的市场配额规模实现全国首批试点碳市场13%的成交金额。同时,通过开展气候投融资改革,2021年新增绿色信贷225亿元。
青岛是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也是我省首个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十三五”期间,青岛万元GDP能耗下降21.5%,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7%。“十四五”时期,青岛重点实施六个绿色低碳工程,其中之一便是打造绿色低
碳金融高地。
“青岛全力开展西海岸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试点申请以来,青岛发放全国首单湿地
碳汇贷款,发行全国首单蓝色债券,发行全国首款‘
碳中和’理财产品,青岛西海岸新区气候基金规模近450亿元。”青岛市副市长王波说。当前,青岛积极构建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气候投融资合作示范区,运用绿色金融工具应对气候变化。
碳经济相关人才是当前社会急需的人才。2020年11月,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成立,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首个低碳学院,为我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学教育要开展深入、广泛、体系性的变革。山财的学科基础为我省培养
低碳经济、碳金融、
碳管理相关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学科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有更多与碳相关的学院、研究机构成立。”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执行院长王璟珉说。
根据《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深化低碳试点示范,继续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4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研究制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低碳城市、
低碳社区和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探索适合我省省情的低碳发展模式。
6月15日,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济南举行。“全国低碳日”济南论坛、企业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论坛两场主题论坛在主场活动后举办,总结交流绿色低碳发展的探索与实践。济南、深圳、青岛、镇江、广元5个低碳试点城市分别分享试点过程中的体会与经验。各试点城市探索发挥市场机制促进碳减排作用,碳市场的金融属性正被逐步挖掘,成为引领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
深圳是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2021年深圳经济总量3.07万亿元,与此同时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下降至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我们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碳减排成本方面的作用。”深圳市副市长张华介绍,深圳在全国率先启动碳交易试点,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6570万吨、成交额14.63亿元,用2.5%的市场配额规模实现全国首批试点碳市场13%的成交金额。同时,通过开展气候投融资改革,2021年新增绿色信贷225亿元。
青岛是国家第二批低碳试点城市,也是我省首个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十三五”期间,青岛万元GDP能耗下降21.5%,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7%。“十四五”时期,青岛重点实施六个绿色低碳工程,其中之一便是打造绿色低碳金融高地。
“青岛全力开展西海岸新区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试点申请以来,青岛发放全国首单湿地碳汇贷款,发行全国首单蓝色债券,发行全国首款‘碳中和’理财产品,青岛西海岸新区气候基金规模近450亿元。”青岛市副市长王波说。当前,青岛积极构建气候投融资政策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气候投融资合作示范区,运用绿色金融工具应对气候变化。
碳经济相关人才是当前社会急需的人才。2020年11月,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成立,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首个低碳学院,为我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学教育要开展深入、广泛、体系性的变革。山财的学科基础为我省培养低碳经济、碳金融、碳管理相关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学科保障。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会有更多与碳相关的学院、研究机构成立。”山东财经大学中国国际低碳学院执行院长王璟珉说。
根据《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十四五”期间我省将深化低碳试点示范,继续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4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研究制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和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探索适合我省省情的低碳发展模式。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