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现减碳与转型双赢的思考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碳交易网2021-06-10 12:47

碳中和目标涉及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已成为一场全球规模的运动。目前,欧盟、英国、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宣布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近100个国家正在研究自己的碳中和目标。同时,很多跨国能源公司也开始进行能源转型。
 
  荷兰皇家壳牌公司计划转型为以能源服务为基础的综合服务商。壳牌在2016年5月即成立新能源部门着眼于能源转型的长远目标,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行业的资本预算从2016年的2亿美元/年增加到2017年的10亿美元/年,2017年底进一步增加到12亿美元/年。2019年正式启动一项为期3年耗资3亿美元的碳汇计划。2021年2月推出绿色转型战略,计划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重点通过碳补偿实现。
 
  英国石油公司(BP)制定了向综合能源公司战略转型的具体方案,计划不晚于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即生产的能源和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降为零。其年报显示,公司当前每年排放约5500万吨二氧化碳,生产过程又增加了3.6亿吨排放。其计划在10年内在风能、太阳能(6.360, 0.08, 1.27%)和氢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上投资约50亿美元/年。
 
  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计划将投资转向风能和太阳能,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和雪佛龙公司的战略是着重于减少甲烷排放以全面符合巴黎协定的要求。
 
  ……
 
  中国想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碳中和目标极具挑战性。据统计,2019年中国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比为84.5%。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占比分别为57.5%、18.9%、8.1%。近期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没有设定GDP具体增长目标,而是提出保持在合理区间。这表明中国正在从高速增长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增长过渡,为追求环境目标留出了更多空间。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仍处在快速增长之中。这意味着单位GDP碳强度下降的速度必须足以抵消因经济增长而增加排放的速度。
 
  不少人认为,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增长只能二选一。笔者认为这个观点站不住脚。因为解决气候变化,等待和延迟时间越久成本就越高。实际上,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同时保持经济增长是可能的。中国是绿色技术的践行者,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占世界的1/3,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占世界的1/4。在中国绿色行业,可再生能源实际上已经创造了比化石燃料部门更多的就业机会。据悉,绿色能源有430万个工作岗位,而传统能源部门只有400万个工作岗位。此外,中国还处于低碳交通发展的前列。虽然碳排放量必须在2030年之前开始下降具有挑战性,但笔者确信,我们能够凭借长远眼光与规划来实现目标。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危机且能源转型日渐加速的背景下,国内传统石油和化工企业爆发出了强大的战略转型动力。不少企业通过提高碳利用和碳转化技术等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探索碳中和路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多个油田积极利用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实现固碳。如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油示范工程稳定运行12年,累计封存二氧化碳190余万吨;新疆油田、长庆油田已完成先导性试验,新疆CCUS产业促进中心被列入油气行业气候倡议组织全球五大中心之一。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布局千家加氢站,并加快推动氢源由灰氢向蓝氢、绿氢转变。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2020年9月实现了500吨/年二氧化碳制甲醇试点项目。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兰州建成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2020年10月通过了评审。北京光合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等离激元技术,利用电厂余热或太阳能光热,在常温常压下将二氧化碳合成清洁燃料,目前进入工业示范阶段……
 
  今后,随着我国能源结构、电力结构的优化调整,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能源属性将逐步减弱,原料、材料属性将进一步增强。基于这两个属性及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石油和化工行业实施碳中和意义重大。笔者建议石油和化工行业企业应认清大势,未雨绸缪。
 
  一是优化能源存量,深入实施绿色化转型策略,走高质量发展路径。企业应进行化工循环的科技创新,发展低碳技术,开发低碳场景。生产、消费、能源、技术层面协同发力,通过结构调整降碳、过程控制减碳、管理优化控碳、技术创新脱碳。
 
  二是扩大能源增量,大力发展多元化能源,在保障阶段性能源安全和碳基能源需求的前提下,发展光伏、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促进相关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
 
  三是优化存量与扩大增量相结合。企业应对存量开展节能和淘汰落后、利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通过碳汇吸收除碳,推进实施碳排放权交易。调整能源结构,促进产业战略升级。
 
  很明显,碳中和目标将是各行业战略转型的努力方向,有望成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增长的助推器,将渗透在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距第一步碳达峰目标的10年已开始倒计时,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何利用好现有资源同时实现转型发展,这对石油和化工企业来说将是个巨大考验。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