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不断健全完善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和
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特别是过去十余年我国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地区、部门、行业、领域等各个层面的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日趋完善、严格,法律法规、行政、经济等各种类型的低碳发展政策工具不断丰富和强化,不同政策之间的协同性也在不断增强。
自“十一五”以来,我国先后制定实施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有力地推进了节能减排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的两次修订完善强化了节能标准体系和监管制度,更加注重市场调节功能的发挥及其与政府管理的有机结合,使节能管理和监督主体的法律责任更加明确。
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战略、规划和政策,强化和完善了低碳发展政策体系。1994年国务院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就已经提出适应气候变化的概念。2007年制定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是我国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也是发展中国家最早的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
此后,我国又陆续制定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将应对气候变化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从体制机制、能力建设、财税和金融政策、技术支撑、国际合作和组织实施等多个方面对低碳发展作了制度安排。
地区层面的低碳发展制度体系与国家层面的政策相互衔接、支撑,使整个国家的低碳发展制度体系更加立体、更为完整和贯通。先后组织开展3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
试点工作,将87个城市或省、自治区纳入
试点工作,为全国低碳工作的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先后在
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等7个地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为全国
碳市场建设夯实基础。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试点
碳市场累计交易3.31亿吨,成交额达73.36亿元。今年起,全国碳市场发电行业第一个
履约周期正式启动。随后,钢铁、水泥、化工、电解铝、造纸等行业也将逐步被纳入碳市场。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