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COP21联合国气候变迁大会”接近尾声之际,来自海峡两岸能源、建筑、气象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法国巴黎大皇宫,在由台达主办的“Delta21 Forum”活动中,从政策支持、节能技术、建筑设计等角度,共同探讨绿色建筑在节能减碳领域存在的巨大潜力。台达过去十年与合作方共同建成了21栋绿色建筑,积累了宝贵经验,并在COP21期间用实绩诠释了“筑回自然”的理念,提出帮助传统高能耗城市转型为永续城市的解决方案,并期待借助COP21的国际影响力,呼吁国际各方关注绿色建筑节能的潜在价值,携手共创智能绿生活。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台达集团创办人暨荣誉董事长郑崇华在论坛上分享了绿色建筑通过自然通风、采光等不增加成本的设计,就能达到节能效益,保障建筑舒适,实现“筑回自然”的理念和经验。他指出,联合国报告显示建筑的减碳潜力最高可达90%,台达自2005年起要求遍布全球的厂办采用绿色建筑标准,更推己及人,捐赠或参与建造了21栋绿色建筑。台达连续十年赞助举办“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并推动获奖作品落实于建设,主要就是希望未来将成为城市设计师及建筑师的各国参赛者,在学生阶段就开始培养绿色建筑的知识及技能,出了社会能致力于推动绿色建筑的建造,让更多人居住并真实体验绿色建筑的好处。
“台达杯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主办方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中国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仲继寿出席论坛并发言。石定寰指出,十年来台达杯竞赛已逐步成为引领中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新能源应用推广、获奖作品实践、创新人才培养和低碳理念传播的综合性平台。台达在四川地震灾区运用竞赛一等奖方案捐建“杨家镇台达阳光小学”和“龙门乡台达阳光初级中学”,及青海政府立项支持将多个获奖方案成组建设以提供农牧民定居的“日月山下的24个庄廓”,也已起到良好的工程示范作用。仲继寿认为,让建筑更加符合人类居住和环境友好的要求,需要两岸产官学界广泛并具深入的合作,通过更多绿色建筑的示范建设、技术应用和运营体验,激荡出更先进的理念和更创新的绿色建筑技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设计全台首座净零耗能校园“那玛夏民权小学”的建筑师郭英钊、全球最大低碳节庆灯体台达“永续之环”(Ring of Celestial Bliss) 的建筑师潘冀,也分享了与自然共筑的设计思维。郭英钊说:”我们重建的不是过去,是未来。”重建的学校除了教育,还沿袭”筑回自然”的理念和原住民”敬天”的精神,多重功效达成”协调而不冲突,互补而不争夺”的境界。潘冀认为,建筑在任何时空都是一个外来者,建筑师必须注意如何符合”天人物我”的和谐关系,他期待”建筑师能不卑不亢,并自然流露敬天爱人的情怀,让建筑对环境有所贡献,并帮助世人领受上天永续的祝福,体验美好的人生。”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由于巴黎COP21的目标在于促成各国参与者做出减碳承诺,实现目标的最大阻碍便是节能减碳与经济利益之间的冲突,而智能绿色建筑能够有效化解上述矛盾。本次论坛中,来自产官学各界包括台湾“中研院”院士刘炯朗校长、“中央气象局”气象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程家平等专业人士,也在技术层面提出新建或改造绿色建筑的节能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