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记者了解到,中国船级社(CCS)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我国水上运输碳排放核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已取得初步成果。该课题主要通过对船舶碳排放核查关键技术的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船舶碳排放核查体系,为积极应对国际碳排放可监测、可核查、可报告(MRV)的形势及国内即将开展的碳交易等提供技术支持。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该课题的开展表明,我国船舶碳排放管理已经拉开帷幕。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各大航运和船舶企业不仅需要应对国际海事组织(IMO)、欧盟的船舶碳排放法规,还将面临中国的船舶碳排放核查体系和即将出台的碳排放法规。在这种形势下,相关企业应深入分析研究,做好各种准备,以从容应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我国船舶碳排放管理拉开大幕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据“我国水上运输碳排放核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负责人、CCS质量认证公司总经理黄世元介绍,该课题将重点以国际航运三大主力船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际水运企业碳排放MRV体系、机制及技术的调研,结合水运企业特点及船舶碳排放核查需求,研究提出我国船舶碳排放核查的总体思路。“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开展对船舶碳排放量化、报告的研究,指导企业量化并报告船舶碳排放量,同时,开发船舶碳排放数据收集软件,研究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可行的船舶碳排放核查技术规范及船舶碳排放数据核查管理系统。”他说,课题组将选择3家有代表性的国际航运企业进行船舶碳排放核查试点示范,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规范、体系,优化相关软件。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IMO相关报告显示,全球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2007年为10亿吨,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3%。由于全球海上贸易量猛增,如果控制措施不及时到位,预计在2050年将增长近5倍,占比可能会增至18%。因此,IMO、欧盟等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船舶碳排放的措施。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虽然我国对国际上船舶碳排放法规、政策有所研究,但在建立自己的监控、管理体系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近年来,我国在总体减少碳排放方面成绩斐然,并在今年1月实施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在多个城市试行了碳交易机制,但对船舶碳排放的管理还处于刚刚启动阶段。此次“我国水上运输碳排放核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将首次研究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船舶碳排放核查技术规范,实现对核查对象提供的碳排放活动数据合理性、真实性的验证,形成完整的水运企业碳排放核查技术体系,填补目前国内水运企业碳排放量化报告的空白。
黄世元介绍说,该课题目前正处于中期研究阶段,已完成了《国内外水运企业碳排放现状调研报告》《水运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水运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规范》等的初稿,最终完成将在明年年底。届时,我国将拥有自己的船舶碳排放管理体系,为我国即将开展的船舶碳交易提供技术支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