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要求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环保“终身责任制”给党政官员的头上加了一道“紧箍咒”,赢来一片点赞声。基层环保干部和相关专家认为,落实环保“终身追责”,还需要诸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可操作的实施细则,才能使“终身追责”这一“高压线”真正带电。
落实“终身责任制” 抓好“一把手”是关键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一些基层环保部门干部认为,落实环保“终身责任制”,首先应该抓好“一把手”这个关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某中部省份一个地级市的环保局副局长告诉记者,近几年地方经济发展很快,但环保局长却成为“高危职业”,全市9个县区环保局长中,有六七个因污染事件受到处分。“调整干部时,许多人一听要调环保局就发愁,已经到环保局的干部也千方百计想调走。”他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这位副局长坦言,近年来,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政绩观虽然有很明显的改善,但在相对欠发达地区,GDP的增长在许多官员心目中仍是头等大事,为了招商引资、促增长而暂时付出环境代价的潜意识依然没有改变。在这种情况下,环保局长“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已成一种普遍现象。
他表示,在现行机制下,党政“一把手”还没有因环境问题而被问责。事实上,许多污染事件虽然都是由“一把手”的错误决策造成的,最后打板子时环保部门却成了“替罪羊”。
湖南省人大环资委执法监督处处长刘帅认为,实施环保“终身追责”,必须让党政“一把手”为其追求GDP增长破坏生态终身埋单,这无疑将大大改善目前环保主体责任不明的状况。只有使“一把手”们成为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长期扭曲的政绩观才能得到纠正。
科学划定环境“红线” 让“终身追责”有据可依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业内专家认为,落实环保“终身追责”,必须对现行的考核机制作出调整。而当务之急是科学划定环境“红线”,加快出台实施细则,让“终身追责”有据可依。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认为,落实环境保护终身责任制,重点应该关注两个方面:一个是区域性的环保领导责任,领导干部所管辖范围内所有的生态环保工作;二是对项目引进追责,只要发生了环境事故就追究责任,实行“谁决策、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