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罚单前一段时间已经开出一次,而此次罚单的开出对燃煤发电企业来说,又是一种警醒。其实不仅是燃煤发电企业需要整改,其他排放企业同样要整改,否则下一张罚单就有可能“花落你家”。
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再一次给脱硫设施未正常运行的企业送去了一道罚单。据了解,这道罚单,包括了10家燃煤电企业,罚金高达5.19亿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这是除了环保部之后,又一个部委向“脱硫作弊生”开出罚单,而此次发改委的罚单不单单是给那些领取政府补贴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其中也有宏观调控更加符合市场化的新意。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处罚企业拿了补贴不干活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十一五”期间,国家给出了脱硫补贴电价的优惠政策。但有些企业拿了补贴却不干活,这就引来两个部委的罚单。此前,环保部对去年脱硫数据造假的19家企业予以处罚,这次发改委再开大额罚金。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此次政府调控手段只是增加了处罚度,但仍然是事后‘追缴’而已,污染已经成为事实,企业既罚了款,环境也没有得到改善。只不过违法成本的增加能够让企业意识到守法的重要性,否则贪了芝麻丢了西瓜。”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也表示,电企脱硫问题由来已久,从目前国家相关部委的追缴、处罚力度来看,在脱硫问题的监管上的确有进步。
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虽然发改委运用的是行政处罚,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可以看成是市场行为。相关部门运用补贴政策来促进煤电企业进行脱硫作业,这就相当于政府部门与企业签订了一份“合同”,企业在履行这份“合同”的时候出现了违约行为,政府部门要求企业将未按“合同”要求履约的那部分资金退还并支付“违约金”,这就是一种市场行为,也是企业间合同违约时最常见的处理方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因为这个主要是针对环保的,环保领域属于公共领域。市场对于公共领域是失效的。这是政府为了保护环境,督促企业转型的行政手段。而且这个合同是不对等的,企业没有选择权。这种补贴也是行政手段,企业也没有不接受的权利。”曹久强对记者表示。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煤电企业脱硫问题由来已久,国家这种调控手段,是否真能起到作用。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侯宇轩对记者表示,国家这种调控手段,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其他电厂不想惹祸上身也开始积极整改,但是如何保证电厂环保的持久性才是根本,脱硫设施运转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由此可以看出,政府运用行政手段一次次开出的罚单,并不能治整个行业现在存在的根本问题,关键还要看企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