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O2。国际能源署(IEA)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全球共排放温室气体486.29亿吨,其中钢铁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4.3%,约21亿吨。钢铁行业排放的CO2占全世界CO2排放的6.7%。我国钢铁行业的CO2排放量约占全国的9.2%,在国内工业CO2排放中仅次于电力、建材 (水泥)。因此,降低钢铁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CO2气体排放对于改善环境有重大意义。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我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包括法律法规、融资和市场机制在内的渐进的政策,旨在提高能效、降低碳排放强度。
钢铁产业政策。在行业层面上,钢铁行业有利于碳减排的相关政策措施包括:淘汰小型低效高炉、合并小厂形成较大型的高效综合钢厂等。2009年7 月,为了抑制钢铁产能过剩,我国政府还出台了3年内延缓新建和扩建钢厂的政策。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环保政策。环保部公布的《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烧结)(高炉炼铁)》有相关能耗、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国家宏观政策。2009年11月,我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7%的目标,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碳约束时代。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财政政策。我国政府积极推行绿色信贷和以奖代补的节能奖励制度。据易碳家了解到,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1年6月21日印发《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对东部地区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根据项目完工后实现的年节能量,按240元/吨标准煤给予一次性奖励;中西部地区按300元/吨标准煤给予一次性奖励。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市场机制。为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重要作用,“十二五”规划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201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和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7个试点都将钢铁这个高耗能行业列入排放设限行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为规范各地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行为,201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除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开发的自愿减排项目外,已申请的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也可以申请备案成为中国的自愿减排项目。
为了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201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钢铁、化工、电解铝等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国家层面针对全国重点企业的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工作也已经展开。据易碳家了解到,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 根据《通知》,上述地区范围内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3000吨二氧化碳当量或2010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000吨标准煤的主体,须每年上报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此次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全国范围的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将完成摸清我国企(事)业单位排放“家底”的重要基础工作,也将是实现全国统一碳市场的一步实质性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