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氢氟碳化物(HFCs)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社会和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HFCs广泛用于冰箱、空调和工业领域。在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下,随着臭氧消耗物质(ODS)正被逐步淘汰,作为替代品,HFCs作为替代物,其使用正在迅速增长。HFCs虽然不消耗臭氧层,但很多都是非常强效的温室气体。有机构预测,如果任其发展,到2050年,HFCs在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中所占比例将增至20%。这将给全球减缓气候变化带来重大挑战。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京都议定书》将HFCs纳入受控温室气体中,并对发达国家提出了相关报告和减排的要求。然而,《京都议定书》并没有提出针对HFCs的具体限制措施,HFCs的消费量和排放量不会因此收到限制。
针对缺乏有效法律约束的状况,为控制HFCs的生产和消费,发达国家采取了国际、国内政策双向推进的策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在国际层面,美国、欧盟等国家希望能将HFCs纳入《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淘汰管控目录,同时推动建立有效的多边合作机制。如2013年6月,奥巴马总统与习近平主席就HFCs削减达成一致,提出美国和中国将携手合作,与其他国家一道,通过包括《蒙特利尔议定书》在内的多边合作形式,逐步减少HFCs的生产和消费。
但发展中国家担心,把HFCs的管控机制从《京都议定书》转移到《蒙特利尔议定书》,会削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国际气候制度中的主渠道地位。管控渠道之争的实质,是发展中国家对公约下“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捍卫。当前气候谈判正处于焦灼状态,任何可能导致弱化公约主渠道、削弱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动议,都可能引起发展中国家的高度警惕。就HFCs淘汰本身而言,问题的核心在于,淘汰HFCs的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如何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如何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关切,发达国家如何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等。HFCs淘汰与气候谈判叠加在一起,无疑进一步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