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化石燃料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在资源和环境方面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大,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愈显突出。这一矛盾是在发展中产生的,本质上是发展生产方式和发展路径选择的问题,因此需要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提高能源效率、促进科技创新等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路径选择的高度去认识和应对。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我国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启蒙和初步参与,从1989年到1995年的缔约方大会,中国的角色主要是追随和跟踪全球进程;第二阶段更具实质性,从1995年谈判进入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是中国从适应、熟悉到主动参与、回应其他国家要求的过程;2007年以来,中国愈加主动,进入全面、积极参与阶段。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这一变化,一方面是因为低碳发展要求已成为全球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源于中国自身的一系列转型和调整。中国经济经历了爆炸性增长,也伴随着能源消费总量和污染排放的高速增长。中国从曾经的原油出口国,到现在进口原油依存度超过60%,无论考虑经济成本还是能源安全,都难以为继。而基于现有增长方式的经济增长的空间和后劲,也越来越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因此,中国开始反思。应对气候变化从被动到主动,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中国的这一变化,是从13亿人的前途和根本利益出发而决定的,也是从整个国家战略层面考量并予以确认的。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这是我国首次确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作为人口大国,中国的能源、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相对稀缺,其作为生产要素的比价理应反映这一特点。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及其产品的比价总体偏低,对生态损害的补偿也欠债甚多。因此,必须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背景下相对较高碳密度的重工业主导阶段,这一阶段是以煤为主的高碳能源结构,并伴随着未来低碳技术战略储备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低碳转型社会成本巨大的特点。同时,全民低碳意识还不足,政策体制等支持因素也不够。这些现实问题,都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转型之路的重要因素。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经济发展肯定要消耗生态环境的资源,但不能无限制、无休止地消耗。否则生态环境就会反过来对经济发展形成制约,就会违背发展的初衷和最终目的。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发展还离不开化石能源,那么怎样去协调这一矛盾呢?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首先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改变发展的方式,实现高附加值,依靠效率提高来支撑经济增长,继续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还要拿出一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做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让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辅相成。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正如《决定》提出的,要划定资源承载能力的“生态红线”。这对我国协调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关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不少地区在现行发展方式下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已经超出其资源承载能力极限,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过高,生态空间锐减,污染物排放超出环境自净能力。因此,建立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就是要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确定资源承载能力红线,当开发接近这一红线时,提出警告,对超载的实行限制性措施,防止过度开发后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作者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