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防治力促减排
《规划》强调节能减排从“末端治理”向“前端综合防治”转变,脱硫脱硝未来将更注重在火电厂氨氮排放的源头监测与控制,《规划》要求建设县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加强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完善区域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加强氨氮、氮氧化物统计监测。并要求“十二五”新建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脱硫脱硝,实现达标排放,从根源上杜绝先污染再治理的传统做法。
邢雷认为,新建燃煤机组全面实施脱硫脱硝是必然的,必须从一开始就达到环保要求,不能再出现新的污染,从实施难度及成本负担上考量,企业本身也将倾向于更易操作的前端综合防治。
对于《规划》要求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的燃煤机组、东部地区和其他省会城市单机容量20万千瓦及以上的燃煤机组,综合脱硝效率达到75%以上。刑雷认为,这是在淘汰小火电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污染的要求,由于东部及其他省会20万 千瓦以上机组是主体,这也是加快旧机组改造的硬性要求。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规划》提到“十二五”将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重点淘汰小火电2000万千瓦,并鼓励各地区制定更严格的能耗和排放标准,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郭海涛认为,要完成规划目标,国内现有的大部分火力发电机组都需要更换或重新上马脱硫、脱硝和除尘装置,大大增加火电企业的资金成本和技术投入,这对于原本就身陷困境的火电企业来说,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因此一些老旧电厂和中小型电厂,可能就会因为资金和技术压力而被自然淘汰。
《规划》要求大力推进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煤层气等
清洁能源商业化利用,加快分布式能源发展,提高电网对非化石能源和
清洁能源发电的接纳能力。根据规划,到2015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刑雷认为,如果能源消费结构完成合理化调整,达成节能减排目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