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农业的碳市场机制初探

文章来源:tanpaifang.com碳排放网2012-03-28 12:31

黄山美(安徽省铜陵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铜陵 244000)摘 要:综合分析了国际碳市场成因、机制、体系和标准,以及国内碳市场最新动态,认为:国际碳市场是国际碳补偿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以及交易平台的总和,是发达国家为实现低成本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创置的一种崭新的市场机制;国际碳市场中有很多涉及到低碳农业的碳补偿项目标准,且标准日趋成熟,善加利用将会推动中国造林、再造林、森林保护、农林混合作业、生物工程、可再生能源、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农业碳汇产业,和低碳排放农业技术进步。文章提出:在当前经济贸易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遵照国际碳补偿项目标准、利用好国际、国内2个碳市场,是中国充分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发展低碳农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关键词:低碳农业;二氧化碳;《京都议定书》;碳市场;碳补偿项目标准中图分类号:F323.8;F323.9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0-2966A Preliminary Study on Carbon Market Mechanis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Huang Shanmei(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Tongling Anhui 244000)Abstrac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mechanisms, systems and standards of the internationalcarbon markets, as well as updates in domestic carbon market, was studied in the paper. The internationalcarbon market was viewed composed of internation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carbon, carbon emissionstrading system as well as the trading platform, which was a brand new set of market mechanisms created bydeveloped countries for low-cost emission reductions in face of global warming. Standards for carbon offsetprojects that relative to low-carbon agriculture were viewed to be abundant in the international carbon market,being increasingly mature, which, if well utilized,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carbon sequestration industry and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in low-carbon emissions agriculture in orcountry. It’s also deemed in this paper that, In the contex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ist marketeconomic system, to give full play to market mechanism, to follow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carbon offsetprojects and make good use of both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carbon markets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forChina to develop low-carbon agriculture by taking good advantage of both foreign and domestic social capital,and to implement it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industry nurturing agriculture and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areas.Key words: low-carbon agriculture; carbon dioxide; The Koyoto Protocol; carbon market; standards for carbonoffset projects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
Page 2
(以下泛称“二氧化碳”)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1992 年全球的185个国家参与并通过了《联合国气侯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在UNFCCC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源和吸收汇涉及: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置等5个领域;公约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发生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危险的气候变化水平上”。1997年14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在日本京都召开第3次缔约方大会,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KP)。KP明确了41个发达国家负有二氧化碳减排法定义务,规定从2008到2012年期间,主要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限排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中国是最早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的发展中国家,是UNFCCC和KP的缔约国和推动者。虽然KP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强制性减排规定,但作为负责任的发展大国,中国主动宣布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实现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将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重从2005年的7.5%提高到1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1 碳补偿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国际碳市场[1-4]1.1 碳补偿机制碳补偿机制,是通过在其他国家、地区、或组织帮助减少1 tCO2e(一个单位的CO2 当量)碳源,或是增加1 tCO2e 碳汇,来抵消或补偿自己 1 tCO2e 的排放量的碳减排机制(UNFCCC)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将“碳源”定义为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碳补偿来源于各种不同的碳减排项目,如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消除各类工业气体、地下固碳或土壤和森林土壤固碳。此类项目将提供碳信用额(碳减排量),个人或组织可以购买这些信用额来抵消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部分。1.2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是各国政府对本国组织(主要是企业)实行二氧化碳排放额度控制的同时,允许其对二氧化碳排放额度进行交易,从而实现国家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控制的制度安排。一个组织如果排放少于预期额度的二氧化碳,那么就可以出售剩余的额度并得到经济补偿;而那些排放量超出限额的组织须购买与自身超限额相等的许可额度(碳排放配额),以避免政府的罚款和制裁。1.3 京都规则KP为帮助发达国家顺利实现预定目标,规定了3种灵活减排机制:即发达国家与前苏联东欧经济转型国家之间的“联合履约机制”(JI)、发达国家之间的“排放贸易机制”(ET)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通过这3种机制,拟在不影响全球环境完整性的同时,降低碳减排活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实现全球减排成本效益最优;而发达国家将以低成本通过碳贸易或者获得碳信用,完成减排配额。其中:JI是指KP允许发达国家或这些国家的企业联合执行限制或减少排放、或增加碳汇项目,共享排放量减少配额。该机制鼓励在发达国家的公司间通过项目合作达到减排,同时鼓励在合作的国家间进行技术和经验转让。ET俗称碳贸易。是一个发达国家将其超额完成的减排义务指标,以贸易的方式转让给另外一个未能完成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并同时从转让方的允许排放限额上扣减相应的转让额度。CDM是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减排项目,该两国均需是 KP 的缔约国。由于发达国家国内减排成本较高,而在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减排成本较低,这种减排成本上的差异促使发达国家转而向发展中国家求购由CDM项目产生的经核准的二氧化碳减排量。“京都三机制”为国家之间就碳排放权展开贸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且推进了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大发展。1.4 国际碳市场国际碳市场是国际碳补偿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以及交易平台的总和。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配额交易市场指为有碳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碳交易的平台。主要有:(1)京都市场,包括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JI)下的配额市场和项目市场;(2)欧盟排放贸易体系(EU ETS),允许清洁发展机制(CDM)和联合履约(JI)项目下的碳信用额进入市场;(3)澳大利亚的澳洲国家信托(NSW)。自愿交易市场是为基于组织或个人社会责任、企业品牌建设等考虑,自愿进行碳交易者提供碳交易的·· 396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
Page 3
黄山美:发展低碳农业的碳市场机制初探平台。主要有:(1)英国排放贸易体系(UK ETS),企业可以参与其中并从中获利;(2)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美国的一项自愿交易体系;(3)零售市场,基本包括所有不用于减排承诺和交易的小型减排项目。碳市场上的核心产品是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标的主要是碳减排信用额和碳排放配额。碳信用可通过资金援助和技术支持形式从碳减排项目开发商直接购买,也可以在二级市场购回或者出售给其他市场参与者。在京都规则下,CDM/JI碳补偿项目所产生的碳信用额可以与碳排放限额相互交换。随着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一系列金融机构的参与,产生了各种碳保险产品、碳金融衍生品与结构性产品,极大的推进国际碳市场发展(图1)。国际碳市场的增长非常迅速,2009年全球自愿性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总额为3.82亿美元,其平均价格为每tCO2e 6.4美元左右 (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均比2008年相比下降了48%和13%)。据世界银行预测,全球二氧化碳交需求量超过2亿tCO2e,2012年全球碳市场将达到19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英国新能源财务公司2009年6月预测,这个市场到2020年将达到3.5万亿美元。2 中国碳市场现状与展望[5-8]2.1 运用CDM机制参与国际碳市场中国于2005年10月公布了《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管规则法律框架:京都规则、自愿标准管理主体: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EB,NGO等供给方项目开发商、减排成本较低的排放实体中介(各类交易平台)经济商、交易所、碳基金、对冲基金、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最终用户履行买家:国家政府、减排成本较高的排放实体自愿买家:出于社会责任或准备履约进行碳交易的企业、政府、非政府组织或个人一级减排量或配额其他服务提供者质量管理机构、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信息和分析机构、学术机构、数据库等碳信用配额有担保的二级减排量衍生品或结构性产品图1 国际碳市场结构示意图理办法》,2006年8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清洁发展基金及管理中心,2010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办法》。清洁发展基金是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一个创新机制,是由国家批准设立的按照社会性基金模式管理的政策性基金;基金宗旨是负责管理 CDM 项目国家收入,支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金的管理机构由基金审核理事会和基金管理中心组成;基金审核理事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外交部、科技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和气象局的代表组成,是关于基金事务的部·· 397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
Page 4
际议事机构。2010年8月30日成立了中国绿色碳汇基金,其前身是2007年7月20日在中国绿化基金下设立的绿色碳基金。绿色碳汇基金是中国第一家以增汇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为主要目标的全国性公募基金。其宗旨是致力于推进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植树造林、森林经营、减少毁林和其他相关的增汇减排活动,普及有关知识,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支持和完善中国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该基金采用一种全新的运行模式,即企业和个人捐资到该基金会开展碳汇造林、森林经营等活动,林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将记入企业和个人碳汇账户,在网上予以公示;农民通过参与造林与森林经营等活动获得就业机会并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由此起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作用。在基金的资助下,中国开始了自愿碳贸易。截至9 月 7 日,全国在发改委获批 CDM 项目达到 2685 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EB)注册通过的有938多个,EB注册项目数占世界排名第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碳信用已占到EB签发的1/2多。2.2 孕育国内碳市场自愿碳市场体系发展迅猛。2008年8月5日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交易所同时成立,2008年9月25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相继成立,中国迈出了构建国内碳交易市场体系的第一步。此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成立环境交易所的热潮。2009年以来,武汉、杭州、昆明和大连,安徽、贵州、河北、山西等省市的环境交易所也相继成立。积极探索自愿碳交易机制。北京、上海和天津的环境交易所均开展自愿减排的碳交易机制探索,如上海环境交易所提供的绿色世博自愿减排平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推出的企业自愿减排联合行动,北京环境交易所推出了中国低碳指数、熊猫标准。2010年4月27 日国内首个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网上交易平台正式开通,第一个月共成交526 例,这一自愿碳减排交易系统主要包括了远程交易、即时报价、网上交割以及核证标准等技术系统,同时还建立了登记结算系统。随着交易系统和交易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这一平台将具备与国际机构同等的碳交易技术能力。2009年8月,国内自愿碳减排第一单交易正式在北京环境交易所达成。天平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购买了奥运期间北京绿色出行活动产生的8026 tCO2e碳减排指标,以抵消该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至2008年底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2009年12月国内单笔最大碳中和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成交,上海润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购买福建屏南县亭头港水电站项目所产生的自愿减排量24046 tCO2e,以实现该企业自身碳中和;成交自愿减排量为该水电站 CDM 项目的注册前自愿减排量,该水电项目已于2008年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准,并已成功在EB注册。2.3 远景展望由于尚处于各自为政的探索阶段,中国的碳交易体制还有待完善。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中国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将在国家层面对于碳交易的全流程做统一规范管理,建立自愿碳排放交易注册登记系统,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探索碳排放权交易,以期提高中国本土VER项目的可信度、促进这一市场的良性发展。未来中国碳市场朝2个方向发展。一是充分利用CDM项目。发达国家在2012年要完成50亿t二氧化碳的减排目标,其中一半要以CDM的形式实现;根据《歌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许诺,通过CDM在2010—2012年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援助和技术支持,到 2020 年增加至 1000 亿美元。二是主要发展VER 项目市场,因为国内没有实行强制减排,企业没有强制性的配额,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也无交易动力,所以未来短期内中国仍将以自愿减排为主。而随着环保意识、绿色消费观念的渐渐深得人心,中国个人、企业自愿减排行动将有大发展,其中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大型企业和开展品牌营销的新企业将是VER项目市场主要购买方。开通碳税是碳市场发展的有力保障。2010年6月22日《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获得众议院通过,该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出口商品和服务将受到新的贸易保护伤害。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和进入到消费升级时代,中国全社会碳排量迅速增长,为促使普通消费者主动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对消费品征收碳税因而迫在眉睫。同时如果对高碳源征收超排碳税,将赋予碳减排以价值,使企业能看到碳减排是资产而不是负担;从而给碳市场一个价格信号,促进碳市场快速发展。3 碳补偿项目标准[9-11]3.1 CDM-AR标准CDM-AR 碳补偿模式是现有标准中较为严格和完善的一种,除作为强制市场的碳补偿项目的标准外,·· 398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
Page 5
黄山美:发展低碳农业的碳市场机制初探也可作为自愿市场中的碳补偿项目标准。合格性:该标准要求实施碳补偿项目的土地必须是最近 50 年内不曾为森林的土地(造林项目)或 1989年12月31日以来不为森林的土地(再造林项目);除造林、再造林项目可以作为合格的碳补偿项目外,其他任何形式的林业碳汇项目(包括避免毁林项目)都不是合格的CDM碳补偿项目。额外性:京都协定书要求CDM-AR项目必须符合额外性。额外性是指项目减排量相对于一般商业计划方案下可能发生的减排量是额外的。为了衡量一个项目的额外碳收益,必须给定一个明确的可信的基线。基线是指在没有补偿项目,即仅有一般商业项目条件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基线排放量与补偿项目下的碳排放量之间的差额就是项目可提供给买方的碳信用额。第三方核查核证:CDM-AR项目必须经第三方核证和核实过,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才能被认为是合格的。标准要求项目开发商提交申报资料由指定经营实体(第三方审核机构,DOE审定,第三方将审定报告提交给 CDM 执行理事会批准后,项目才可完成注册。注册成功后,项目实施主体将项目实施监测报告提交给另外的 DOE,由其对项目产生的碳信用额进行核查,并将核证报告提交给执行理事会批准后,才获得核证减排量(CERs)。3.2 AFOLU-VCS 2007自愿碳标准AFOLU-VCS 2007(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自愿碳标准-2007)标准开发了一套描述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项目等项目类型所特有的规则,主要强调项目在减少大气二氧化碳方面所做的贡献,不要求项目必须具有环境和社会效益。合格的项目涉及生物质碳吸收和基于土地利用的排放减少2类项目,包括造林再造林和植被恢复、农地管理(包括改善农田管理、改善草地管理以及农田转变为草地)、改善森林管理(包括减少采伐影响、森林保护、延长轮伐期、提高森林生产力)以及减少毁林排放4种。与CDM-AR标准不同,AFOLU-VCS 2007项目产生的碳补偿量可以由负责审定项目的同一机构进行核查;在该标准下,只有在签发自愿碳单位(VCUs,代表减少1MgCO2 排放)时,VCS委员会才会根据审定和核查机构出具的审定和核查报告的结论对项目进行正式的注册;VCS 签发的是永久性自愿碳单位,可在AFOLU-VCS 2007下合格的项目类型之间进行互换。3.3 黄金标准KP要求项目东道主国家应负责开发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并确认被推荐的项目是否符合这些标准。但这种安排会可能导致可持续发展水平不一致,因为一些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比较宽松的标准,而使项目可信度令人担心。基于此,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下的一个非政府组织集团创立了黄金标准,为了达到这个黄金标准,项目必须通过3个审查。一是合格性审查:本标准限于可再生能源和终端能源效率项目。因此符合这一标准的项目类型仅限于以下几种: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利用、可持续利用的生物质能、能源作物(经过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林业(经过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农产品加工废弃物(如蔗渣等)利用、风力、地热、小水电、沼气。二是额外性和基线审查。三是可持续发展审查。涉及到与其他环境、经济、社会影响相关的成本和收益分析,以及执行之前与当地利益关系的协商等。对于这一标准,非 CDM/JI 项目也可以此进行检验,并接受来自认证机构的认证。3.4 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国际非营利组织“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联盟”制定了对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项目(LULUCF)的黄金标准,全称叫做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CCBS)。CDM林业项目包括造林、再造林、森林保护、农林混合作业、生物工程、能源木材生产等。该标准的开发是为了鼓励发展有生物多样性和社区发展效益在内的林业碳汇项目。该标准由15个强制指标和8个可选择指标组成,确保项目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当地社区和生物多样性效益。最终,独立的评审组织将根据项目质量评价分出等级登记。该标准既不对项目产生的碳补偿进行核查,也不对其进行注册。3.5 自主开发的标准目前,大部分零售商采用的是自己开发的标准及检验程序,而不是 CDM 或黄金标准指导原则。自行开发的标准难以评价,因为它们与已经建立的标准相比可能是相当宽松的也可能是更严格的,需要交易双方进行自行评估。项目的审核有的是通过第三方进行的也有的是内部进行的。3.6 标签计划一些组织为那些想销售自愿碳减排项目的公司制定了标签计划。一个由企业联合组成的气候中立网络,创立了 Climate Cool™认证,通过此认证,整个企业或个人的产品或服务都可以获得标签,条件是他们需要通过内部减排,然后将剩余的额度通过补偿来抵消。·· 399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
Page 6
熊猫标准北京环境交易所推出的中国自愿减排标准。由卖方、买方、中介咨询、开发公司等利益相关实体以及能源环保类非政府组织等共同制定,一方面确立自愿减排量检测标准和原则,另一方面规定自愿减排流程、评定机构、规则限定等内容。整体设计向促进市场、向工业补偿农业、城市补偿农村、东部补偿西部、高排放者补偿低排放者的方向发展。4 低碳农业需要碳市场低碳农业是高碳能源低消耗、二氧化碳低排放、生态环境低污染、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效农业,是人类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遏制二氧化碳高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2-14]。4.1 发展低碳农业需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体系从技术上看低碳农业的实现途径,一是增加农业碳汇,二是节能减排,关键要建立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体系。漆雁斌等[15]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化肥施用量对农业产值的影响程度最大;但由于化肥的大量施用,加速了农田土壤中有机碳的矿化,进而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因此,化肥的施用使得农业产值单位GDP 碳排量增加,农业产值增加的背后是不可再生能源的间接消耗和CO2的大量排放。朱咏莉等[16]认为,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碳储量(即农业碳汇)一般从2个方面采取措施:①减少碳损失。其主要措施包括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水土流失和提高水肥利用率。②增加土壤有机碳。主要措施有调整耕作制度、使用有机肥料、应用深根作物和增加土壤中微团聚体的含量。李长生[17]研究发现,导致中美两国农业土壤碳库具有不同动态的原因主要来自土地利用方式和田间管理,其中一项最引人注目的差别在于两国对于农作物地上残留物(及秸秆)的处理方式,美国秸秆还田比率高达近90%,而中国秸秆还田比率小于20%,可见提高秸秆还田比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是增强中国农田土壤固碳潜力的有效途径之一。4.2 利用国际碳市场发展低碳农业的前景广阔碳市场,尤其CDM是一项双赢机制。通过国际碳补偿项目合作,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的技术和急需的资金,发达国家可以大幅度降低在其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高昂费用。王岩等[18]认为,尽管中国已在CDM项目及核证减排量供应量方面领先全球,但主要属于能源活动和工业活动领域,除了几个试点性的林业碳汇项目外,基于AFOLU-VCS 2007标准的农业CDM项目极少。因此利用国际碳市场发展低碳农业的前景广阔。充分利用国际CDM市场、自愿碳市场,大力开发基于AFOLU-VCS 2007标准,气候、社区、生物多样性标准,黄金标准的农业CDM项目,将积极推动中国造林、再造林、森林保护、农林混合作业、生物工程、可再生能源、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农业碳汇产业,和低碳排放农业技术进步[19-20]。4.3 用好国际、国内2个碳市场,是发展低碳农业的有效途径发展低碳农业必须转变当前能源高消耗、废物高排放、环境高污染农业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体系。而要成功转型,一靠政策引导、二靠低碳技术支撑、三靠投入保障。在经济贸易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尤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本配置作用。而利用国际、国内2个碳市场,是中国充分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发展低碳农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低碳农业的高效益性短期内难以显现,不如现有农业经营方式的经济效率;而且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近年来城乡收入剪刀差越来越大,农民追加农业投资能力不足。这些都压制了农民从事低碳农业的积极性。续珊珊等[21]基于辽宁等20个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与其他指标相比较,“营林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因素对森林碳汇量的影响作用最小;因此政府有关部门更应该考虑加大林业投资,增加资金和科技投入。尽管近几年来国家加大支农惠农力度,但相对发达国家对农业的高补贴,中国农业人均财政投入仍然较低,使得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整体不具备成本优势,而且在增长方式转型时期的财政投入瓶颈效应将长期存在,势必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建立低碳农业进程。5 结论国际碳市场是国际碳补偿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以及交易平台的总和,是发达国家为实现低成本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创置的一种崭新的市场机制。碳补偿机制以实施帮助其他国家、组织开发碳减排和增加碳汇的项目为基础,从而以较低成本获得碳信用来抵消自身碳排放;相对方——实施项目东道主则会获得项目资金和先进低碳技术帮助,从这方面说碳市场机制是双赢的。·· 400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
Page 7
黄山美:发展低碳农业的碳市场机制初探国际碳市场中有很多涉及到低碳农业的碳补偿项目标准,且标准日趋成熟,善加利用将会推动中国造林、再造林、森林保护、农林混合作业、生物工程、可再生能源、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农业碳汇产业和低碳排放农业技术进步。低碳农业是高碳能源低消耗、二氧化碳低排放、生态环境低污染、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效农业。是人类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遏制二氧化碳高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农业,一靠政策引导、二靠低碳技术支撑、三靠投入保障,尤其是经济贸易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遵照国际碳补偿项目标准,利用好国际、国内2个碳市场,是中国充分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发展低碳农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1]许乾.碳汇两种概念的辨析及碳汇市场的发展[J].山东纺织经济,2010,157(3):13-15.[2]陈叙图,李怒云,高岚,等.美国林业碳汇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J].林业经济,2009,(7):76-80.[3]梁建忠,文冰.森林碳汇市场与碳税影响分析[J].林业经济,2007,(11):47-51.[4]夏丽娜,肖彦,利倪,等.论森林碳汇市场的产生与发展[J].林业勘察设计,2008,146 (2):10-11.[5]徐福平.将低碳生活进行到底“为碳排放买单”悄然兴起[N].工人日报,2010-02-21.[6]鲍丹.市场化减排机制待建立:访北京产权交易所熊焰[N].人民日报,2010-9-20.[7]李荣.中国首个自愿碳减排交易平台运行良好[EB/OL].新华网上海,2010-5-27.[8]陈晓晨,江艾欣.世界自然基金会杨富强:碳交易所未来或只剩两家[M].第一财经日报,2010-09-14.[9]刘颖,黄金标准[EB/OL].http://cdm.ccchina.gov.cn/WebSite/CDM/UpFile/.[10] 格林菲尔德(网站) 武曙红,张小全,宋维明.国际自愿碳汇市场的补偿标准[J].林业经济,2009,45(3):135-139.[12] 王昀.低碳农业经济略论[J].中国农业信息,2008(8):12-15.[13] 魏国强.关于发展低碳农业的思考[J].种业导刊,2010(5):5-7.[14] 翁伯琦,雷锦桂,胡习斌,等.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低碳农业[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6):1495-1501.[15] 漆雁斌,陈卫洪.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农村经济,2010(2):19-23.[16] 朱咏莉,韩建刚,吴金水.农业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4,35(5):222-225.[17] 李长生.土壤碳储量减少:中国农业之隐患--中美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比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0,20(4):345-350.[18] 续珊珊,贾利,李友华.森林碳汇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林业经济,2010(3):30-35.[19] 龙金光.美碳交易所高层建言:农业碳指标可否有交集?[N].南方都市报,2010-05-26.[20] 宋雪莲,马玉忠.国家林业局呼吁帮大兴安岭卖碳汇[N].中国经济周刊,2010-9-29.[21] 王岩,李全修.后京都时代中国基于AFOLU活动的碳汇市场展望与政策建议[J].广东社会科学,2010(3):58-63.·· 401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