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2025企业
碳中和峰会暨第四届
碳中和行动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员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杭州成功举办。
本次大会由上海
环交所、联盟主办,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主办,获得了联盟顾问机构第一财经、中国ESG30人峰会的大力支持。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首任理事长、联盟名誉主席屠光绍,中国能源研究会党委书记、理事长史玉波,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高翔,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李宏庆,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段茂盛,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继东,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主任、国家能源局西北监管局原局长黄少中,上海
环交所董事长、联盟主席赖晓明等重要嘉宾及近200位联盟成员代表出席大会,围绕“规制筑基、数智驱动,开启
绿色转型加速度”,深入探讨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上海环交所总经理徐鸣一主持大会。
嘉宾致辞:
屠光绍表示,我国“双碳”战略已取得了重要成果,但实现碳中和目标还需各方形成合力并长期推进,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指出,上海环交所作为国家级
碳市场的核心载体,通过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促进市场功能完善,为构建“碳市场-碳资产-
碳金融”联动体系、以市场机制提升绿色资源配置效能作出了贡献;同时,通过组织联盟搭建政企学研等相关各方共同参与的
平台,在资源整合、难题攻关、产融协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他表示,期待联盟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史玉波表示,电力行业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主力军,正加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中国能源研究会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展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等工作,此次联合上海环交所等机构成立的“
碳管理体系(电力行业)服务中心”,将重点聚焦政策研究、标准研制、能力建设等工作,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撑。
刘继东系统阐释能源电力支撑“双碳”目标的实践路径。他指出,公司通过“两交三直”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
清洁能源装机规模首超火电;创新打造“3373”碳业务体系,建成覆盖5万家工业企业的碳效评价平台,推动1.5万用户节能改造,多项成果入选国家级典型
案例。他表示,将持续深化多方合作,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李宏庆指出,浙江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与实践地,已建成全国首个生态省,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他强调,时值“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重要节点,此次大会是各界共探“双碳”前沿话题、深化合作的关键契机,体现了思想碰撞与行动共进的融合。他呼吁各方加强交流合作,携手推进“双碳”目标,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汇聚智慧力量。
赖晓明指出,截至2025年3月27日,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突破6.35亿吨,成交额超435亿元,第三个
履约周期清缴率达99.98%,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全国碳市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建设进展显著、成效显现。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围正式启动。此次扩围是推动碳市场建设迈向更广覆盖、更深影响的关键一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市场活力,为更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动力,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更加坚实的市场化机制支撑。
主旨发言:
段茂盛以“我国全国碳市场的进展和展望”为题系统阐述了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最新突破。他指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容至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新增约3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管控规模,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总量比重从约40%提高到60%以上,标志着我国碳市场进入多行业协同减碳新阶段。后续市场建设将持续发力,通过出台碳市场发展意见、引入配额
拍卖、明确参与国际碳市场的规则和提高市场参与者的能力等,全面构建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碳定价体系。
高翔围绕“科技创新赋能绿色转型”深入剖析全球气候治理与能源革命协同推进路径。他指出,在全球气候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正加速构建以
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风电、光伏产业已实现全球领先。面对可再生能源消纳等挑战,他强调需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强化科技创新,推进能源电力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工业园区绿色低碳发展、交通行业清洁低碳转型等,助力全面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黄少中聚焦绿电绿证市场发展路径,系统阐释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举措。他指出,当前绿电绿证与碳市场存在协同不足、国际互认机制待完善等问题,建议从扩大供给、完善交易机制、强化电碳协同等六方面推动市场发展。随着政策完善,绿电绿证交易规模将持续扩大,应用范围将逐步从自愿性向强制性扩展,国际认可度也有望提升。
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唐卫峻系统总结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他指出,2024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平稳有序,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重点排放单位
碳减排意识持续加强,配额清缴完成情况全面趋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全社会实现低成本减排功能不断显现。下一步,上海环交所将协助主管部门继续扎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保障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有序运行。
北京绿色交易所全国自愿减排交易中心部门负责人高原全面介绍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包括制度体系、基础支撑体系、
交易系统和交易规则。她指出,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德意志交易所集团北京代表处代表段玉琳系统介绍了欧盟碳市场的发展情况。她指出,欧盟通过“Fit for 55”减排计划实现三大突破:碳边境调节机制落地、海运业纳入管控及ETS2机制启动。欧盟碳市场已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强大的二级市场反映了提供流动性和
价格发现机制的重要性。2024年市场价值(交易*
价格)约为7810亿欧元。她强调,德交所将携手中方合作伙伴,积极探索创新,未来将继续深化合作,促进碳市场互联互通。
中国农业银行、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安永中国、浦发银行、粤电环保等联盟企业代表围绕绿色金融、碳市场、能源转型、
碳资产管理等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并围绕AI智能、低碳标准、企业碳管理开展圆桌交流讨论。
活动亮点:
大会期间,上海环交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以及国网浙江省电力共同为碳管理体系(电力行业)服务中心揭牌。图片本次
会议通过核销碳减排量实现活动碳中和。上海环交所副总经理、联盟秘书长彭峰向上海市九段沙生态气候保护基金会秘书长李丽颁发碳中和证书。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