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2024年度
会议暨《中国
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4)》报告发布会在京召开。
会议由CCAPP、清华大学
碳中和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及能源基金会共同主办。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院士在致辞中指出,2024年是减污降碳协同的重要时间节点,能耗双控转向碳排双控标志着
绿色转型进入关键时期。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肩负着国际减碳义务和国内减污重任。中国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近两年来污染防治进入深水区。以上因素都赋予了《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4)》报告重要的意义。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名誉院长王金南院士表示,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与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已取得较为显著成就。然而,协同推进碳中和与清洁空气任重道远,2023年我国部分地区大气污染反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给碳污减排工作带来新挑战。今年报告以“减污降碳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完善了协同治理监测指标体系,深入分析挑战并提出解决思路,期待未来的报告可以将中国减污降碳工作放入国际大视野中,助力讲好协同推进碳中和与空气质量改善的中国故事。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在致辞中表示,希望CCAPP在推进以下两方面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如何将减污降碳的战略规划、目标、技术选择、管理措施等进行全方位有机融合,并综合考虑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二是从工程技术上继续推动四大结构转型升级迈上新台阶,尤其是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车发展。
生态环境部前总工程师刘炳江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形势和展望”为题,详细介绍了2000年以来全国煤炭消费基本状况。他指出,减煤,策略上和政策上更要在非电领域发力,这是当前减污与降碳同频共振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以突破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瓶颈。并特别指出京津冀地区应率先实现无燃煤锅炉和窑炉,成为煤炭清洁利用的示范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院士以“气候极端性加剧及带来的挑战”为题,详细介绍了近几年气候极端化的科学事实和机理,及其带来的巨大挑战。他表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次翻倍,未来极端事件将进一步增加,并对人类社会构成严峻挑战。
北京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彤院士以“高影响天气的健康风险”为题,详细介绍了高影响天气的概念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广泛影响。他强调,气候变化行动能带来显著健康效益,加强预报预警体系与公共卫生的结合,这对易感人群健康的保护尤为重要。
会上,CCAPP年度报告《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路径(2024)》正式发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院长尹志聪教授介绍报告主要内容。2024年度报告是系列报告第四期,以“减污降碳推动经济绿色发展”为主题,在往年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协同治理监测指标体系,报告更新了气候变化与极端天气气候、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污染去除技术提质增效等指标。并通过追踪各项指标的进展、对比国内外发展情况、结合地方实践经验,分析中国在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解决思路。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