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4)暨2024国际新能源博览会将于9月在常州举行

文章来源:央视网能源碳交易网2024-07-29 12:07

  绿色引领,“碳”索未来。今年9月, 由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江苏省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2024)暨2024国际新能源博览会”(以下简称“本届活动”)将在常州盛大启幕。
 
  为全球能源转型探索中国方案
 
  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了“双碳”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推进。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方面,中国正加快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推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发展。
 
  据悉,本届活动聚焦“新型能源体系与新质生产力”,采取“1+1+N”模式。届时,将邀请相关政府部门、国内外院士专家、央国企、能源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以及国际知名能源企业以及相关机构代表齐聚常州,共话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国际合作,共同探讨中国“双碳”目标下的新型能源体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和路径,分享经验、交流技术、探讨合作,推动中国能源战略实施和深化,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实现。
 
  践行双碳战略,能源是主战场。中国能源研究会推出“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旨在构建一个综合性、国际化、高层次的合作平台,搭建我国能源产业创新发展成就展示舞台,进一步提升中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绿色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论坛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与国家双碳战略、全球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发展、零碳城市、氢能、碳中和路径等话题开展高端对话。期间举办的多场次平行分论坛,涉及新能源技术迭代、储能与电动汽车、碳捕集与碳封存、碳交易与绿证等主题。
 
  多元化模式擦亮“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
 
  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是主力军。十年磨一剑,常州深耕新能源产业赛道,以超常规增速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新能源产业版图上,迅速崛起成为中坚力量。截至目前,常州拥有40家本土新能源上市企业,吸引49家外地新能源上市企业在常投资,投资热度全国第一,实现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双向奔赴。
 
  从产业集聚看,2023年常州新能源领域产业实现产值7681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量半壁江山,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三、投资热度全国第一。新能源整车产量67.8万辆、占全省的65%,占全国的7%;动力电池产量突破106GWh、占全国的16%;太阳能电池产量26.55GW,占全省的15.2%、占全国的5%;“新三样”产品出口占全省“新三样”出口份额15.4%,全国出口新能源汽车每10辆中就有1辆是常州生产。
 
  从集群能级看,常州围绕新能源产业布局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常州智能装备产业集群、新型碳材料集群先后获评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新北区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产业集群、溧阳市动力电池产业集群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区域产业集聚化发展和网络化协作的优势特色日益凸显。
 
  据了解,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将协同常州市打造“常州·中国新能源之都”产业名片,助力常州树立以新能源为主的产业名片,建设国家经济地理地标,增强常州市工业发展实力,集聚更多创新、人才、企业、金融等高端资源要素,促进以新能源为重点的产业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
 
  本届活动还将启动“国家氢能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举行“长江碳中和技术发展研究院成立仪式”以及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等,进一步宣传展示常州“新能源之都”城市名片。
 
  国际新能源博览会火热招展中
 
  据了解,常州最大的特色和最强的优势是在全国率先打造新能源“发电、储能、输送、应用、网联”的产业生态闭环,以产业升级推动现代能源体系构建。今年,常州启动近零碳园区(工厂)和新型智能微电网试点建设,坚持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在生态闭环、激励机制、场景培育、创新平台等方面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新能源之都”建设增添绿色动能。
 
  本届“国际新能源博览会”,旨在集中展示全球新能源创新发展和我国推动实现双碳目标诞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案,以及常州“新能源之都”特色和实力。展览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将邀请一批世界500强和能源行业主流企业参展,常州本土新能源龙头企业也将组团亮相,进一步推动“发储送用网”五大环节实现深层次、高浓度融合发展,打造更多集成常州制造、融合智能技术、服务模式领先的新能源示范应用场景,构建绿色低碳“全链条”。
 
  国际新能源博览会采用市场化模式进行招展,并将推出展位导引、领导专家巡展、新产品新技术路演、权威媒体探馆、现场直播等服务。并加大专业观众邀请力度,针对展商的不同需求,精确匹配采购商。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