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23日,由香港大学气候与
碳中和研究院、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房地产与建设系、香港城市大学可持续发展、能源及环境创新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碳中和技术研究所和深圳理工大学(筹)承办的第一届气候变化与双碳战略背景下的可持续城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小城镇的转型发展与治理研究”研讨会在深圳市文航酒店成功召开。
会议设置了三个主题的主旨报告和三场圆桌
会议及专题研讨。来自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剑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多个国际知名高校和研究所的近100位
专家学者和学生来深圳参加会议,同时有200余人次在线观看了腾讯会议直播。大会主席由香港大学副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宫鹏担任,香港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承担人和评审
专家张晓玲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立群担任共同主席,清华大学龙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科学中心合作处主任周婵组成大会咨询委员会。
会议开幕式由香港大学张晓玲教授主持。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刘彦随研究员为会议致辞。张晓玲教授作为大会共同主席代表大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和嘉宾的到来和线上参会观众的收看,感谢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与支持,同时也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小城镇的转型发展与治理研究”在近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包括众多高水平
论文和培养了一大批各层次人才。
在12月22日上午的第一部分“可持续城镇化:中国与世界”和第二部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城镇化”主旨报告中,陆铭教授强调了集聚对减碳的作用,香港城市大学许志文教授介绍了中国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浙江大学谷保静教授讲述了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刘彦随研究员阐述了村镇建设新格局与全面乡村振兴,南京大学黄贤金教授讲解了基于县城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可持续性评价,张晓玲教授展示了多学科视角的可计算的可持续城镇化科学。
在随后的“多学科视角下的可持续城镇化:挑战与未来”圆桌
论坛中,六位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教授又从自己的学科出发阐述了各学科中可持续城镇化涉及的关键问题与挑战,强调了宏观视角、协调发展与整体性思维的重要性,又讨论了未来该如何进行跨学科的合作。
在12月22日下午及23日上午的第三部分“资源与环境 制约下的可持续城市:理想与现实”主旨报告中香港大学宫鹏副校长、黄波教授,清华大学龙瀛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孙立群副研究员、郭善昕副研究员、尹凌研究员、深圳理工大学冯威副教授等等一众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报告。郭善昕副研究员讲述了华南沿海城市生态环境遥感的难点和他们团队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孙立群副研究员讲解了用遥感数据比较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与国际比较研究,提出“用数据讲中国故事,用数据讲好中国故事”的口号。宫鹏副校长阐释了他提出的“精致城市”理念,强调了城市整体性和科学性规划设计的重要性。黄波教授展示了大数据用于评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进展。龙瀛教授介绍了在新数据、新要素、新路径、新态势下的城市实验室与其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的作用。冯威副教授讲解了双碳背景下居住建筑全产业链
碳排放核算与未来情景模拟。尹凌研究员展示了城市大数据在传染病防治上的应用。
在“交叉学科背景下遥感与技术支撑的可持续城市:特征事实与未来路径?”和“遥感与AI技术支撑下的未来可持续城镇化:方法与理论(暨乳山论坛)”两场主题圆桌论坛中各位专家学者就各项遥感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可持续城镇化的方法与理念进行了讨论,强调了工程技术、科学理论、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各自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跨学科联合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宫鹏副校长和张晓玲教授对大会作总结,感谢了大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精彩的报告,也提出了未来可能面对的问题和挑战,鼓励各位学者再接再厉取得更大的突破,最后庆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肯定和感谢筹办组的工作并相约下一届再见。本次大会的筹办和保障志愿者团队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大学的学生组成,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无私奉献确保了会议各项服务顺利进行,为本次大会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支持。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