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气候变化及可持续发展峰会暨首届毕马威“未来·ESG”大奖颁奖典礼1月12日在上海举行。
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主席陶匡淳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福祉与经济发展的重要理念,ESG从幕后走到了台前,获得了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
绿色与可持续金融得到各方认可,成为国际合作的共同语言。毕马威希望通过“未来·ESG”大奖颁奖典礼认可和激励企业参与ESG实践,促进交流与协作,建设“增益社会、构筑未来”的全球网络,共同推动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进程。
毕马威中国副主席、华东及华西区首席合伙人杨洁介绍,随着中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转型的力度日益加大,众多企业已经在加速推动ESG转型升级,更有一批企业表现突出,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为了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进一步践行ESG理念,加强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毕马威中国在2022年首次开展了“未来·ESG”大奖的评选。
中国
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陈志祥围绕“中国
碳交易市场创新发展展望”作主题演讲。他介绍,全国
碳市场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依托全新的市场机制,发挥了不同于行政手段的创新功能,增强了企业“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充分验证了全国
碳市场“直接减排”和“定价激励”的双重作用。我国想实现双碳目标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全国碳市场需要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要求,以创新思维引领低碳转型新发展:以功能创新强化市场机制的核心作用、以制度创新建设完整全面的政策体系、以金融创新促进生态要素和金融要素融合、以协同创新形成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合力。他指出,湖北省在
试点碳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承担了全国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机构的建设工作,将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和大胆尝试,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碳市场建设和
碳金融创新的“湖北智慧”和“湖北样板”。
从中国企业的视角出发,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围绕“中国碳达峰历程中企业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提出,受政策约束、市场准入压力、资本市场三重因素影响,企业已重点关注自身产品生产环节的
碳减排。为形成发展的碳优势,企业选择顺应新时代趋势,首先以ESG为指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与模式、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与可持续绩效、提升市场竞争力、吸引投资者,从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聚焦主要业务,减轻脱碳的发展压力;然后积极关注政策性趋势,形成新增长空间;最后重点关注实用型技术创新和应用,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与产业发展。
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教授在本届峰会上聚焦“打造‘绿资产’,推动绿色发展——生物多样性金融与企业的参与”提出指导性建议,绿色发展面临着环境外部性的内部化、期限错配、缺少对绿色的明确定义、信息不对称(如投资者与资金接受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分析能力缺失五大挑战。这要求在打造“绿资产”时,应建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发展,有利于形成“绿资产”的积极政策环境,以“需求型”“能人型”和“外向型”为导向大力发展“绿资产”经济,从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和绿色低碳国民教育体系,支持“绿资产”发展。
据悉,峰会现场,毕马威中国发布了ESG领域最新报告《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调查》,毕马威结合多维度的ESG热点话题与中国发展的最新动向,归纳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三个重要方向:一是分析重要性议题,推动利益相关者参与;二是响应“双碳”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三是完善ESG披露标准、鉴证赋能企业报告公信力提升,探索共赢机会。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