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至5日,由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2022年
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
论坛”在北京国家
会议中心举办。本届
论坛以“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主题,云集全球大都市生态环境领域
专家代表,聚焦“双碳”行动,共同探讨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
汇聚智慧 全球生态环境领域专家代表云集
作为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生态环境服务领域的重要活动,论坛邀请了来自生态环境部,联合国环境署(UNEP),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伦敦、巴黎、东京、首尔、乌兰巴托、伦巴第大区、波哥大等国际大都市,深圳、香港等国内城市生态环境部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宜可城等机构的专家和代表参加。
论坛围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主题,聚焦协同推进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交流分享国际大都市空气质量改善和
碳排放控制主要措施、政策工具、成效进展等经验。
同时,论坛还作为联合国环境署气候与清洁空气联盟(CCAC)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平行活动之一,倡导凝聚全球共识尽快行动,展示清洁空气和气候行动雄心及成效。
展示形象 北京实践得到高度肯定
本届论坛由全体会议和2个分论坛组成。9月4日,分论坛“低碳交通,
绿色转型”率先预热举办;9月5日,全体会议和分论坛“
绿色金融助力城市低碳行动”同步开展。
论坛全体会议于5日召开,北京市副市长谈绪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联合国环境署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涂瑞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通过视频致辞。
谈绪祥表示,北京市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接续实施清洁空气、蓝天保卫战等一系列行动计划,取得积极成效。他表示,希望深化生态环境领域国际合作,分享北京治理经验,为世界更多城市提供借鉴,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李高表示,气候变化是当前突出的全球性挑战,事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也关系地球未来。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之策,将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十分有益的地方经验借鉴和参考。
涂瑞和在致辞中指出,北京为改善空气质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持续努力、成效显著,联合国环境署一直将北京的经验与发展中国家城市进行分享。特别是2022北京冬奥会,通过应用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可再生能源等,在利益相关方和公众的支持参与下,实现了
碳中和,示范效应显著。
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在致辞中对中国的“双碳”行动和付出的努力表示赞赏,希望能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特别是北京市的合作。欢迎北京市作为地方积极参与到具体的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在全体会议主旨发言及交流环节,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副司长张大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署副署长冯浩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贺泓,韩国首尔市气候环境本部环境政策课气候能源战略组组长丁才炫,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巡视员梅国辉分享了国际、国内和大都市等多个层面在大气污染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政策、工具、行动、成效和路径规划。
5日下午,大会设置了“PM2.5和O3协同治理”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两个专题环节,邀请中外专家共同探讨,出谋划策。
分享经验 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贡献更多力量
分论坛方面,4日,“低碳交通,绿色转型”分论坛邀请了来自北京市交通委、清华大学、哥伦比亚波哥大市交通局、香港环保署、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等机构的专家代表分享交流
清洁能源车推广、低碳交通、机动车污染与碳排放管理等话题。
5日,“绿色金融助力城市低碳行动”分论坛邀请了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北京市金融局、人民银行营业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
绿色交易所的专家代表,通过圆桌交流的形式分享了气候投融资
试点的意义、
碳金融支持工具、绿色金融项目
案例、
碳交易助力绿色金融实践和展望,并对推动通州区和密云区开展气候投融资
试点提出了具体建议。
多位与会国际专家表示,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令人敬佩。论坛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机会,已经成为国际大都市之间分享目标、实践经验和解决方案的重要
平台。北京市生态环境系统及其他相关委办局,河北、天津等京津冀区域省市和深圳等兄弟省市,在京非政府国际组织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已连续6年举办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为推动国际大都市携手应对环境挑战、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沟通交流平台。论坛已成为国际大都市之间具有显著影响力的生态环保交流品牌活动。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处长明登历表示,论坛一直关注清洁空气与“双碳”实践成果和经验的分享交流,见证着北京市清洁空气“一微克”行动不断深化,空气更加清新,环境更加优美,“双碳”行动积极推进。同时,它更是一场分享实践落地经验的论坛,各方专家代表在其间交流碰撞出的精彩观点,对国际国内大都市清洁空气和气候行动的技术进步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