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今年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南部旅游城市马拉喀什举行,预计将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5万人参加此次
会议。
本届气候变化大会组委会主席、摩洛哥外交与合作大臣萨拉赫丁·迈祖阿尔在标识发布仪式上表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最为薄弱的非洲国家和小岛屿国家应在此次会议上获得话语优先权,摩洛哥将为此而努力。
本次大会看点: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巴黎协定》很有可能在今年11月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第22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正式生效。
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背景
1992年的里约会议,全名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也叫地球首脑会议,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次会议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一项便是通过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达成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简单来说,以后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谈论的气候问题,都是以这个公约为基础的,而且该公约具有法律效力。该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截至2004年5月,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1995年,第一次缔约方大会在德国柏林举行,之后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
1997年,第三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日本京都。会议通过《京都议定书》。
2001年10月, 第七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摩洛哥马拉喀什。会议通过《马拉喀什协定》。
2005年,第11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加拿大蒙特利尔,会议通过《蒙特利尔路线图》。
2007年,第13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会议通过《巴厘岛路线图》。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成果寥寥,最后只达成了无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
2011年,第17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南非德班,会议就第二承诺期存续问题达成一致。与会方同意延长5年《京都议定书》的法律效力(原议定书于2012年失效),就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
绿色气候基金达成一致。大会同时决定建立德班增强行动
平台特设工作组,即“德班
平台”,在2015年前负责制定一个适用于所有《公约》缔约方的法律工具或法律成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2012年,第18次缔约方会议,举办地卡塔尔多哈,会议通过了对《京都议定书》的《多哈修正》,最终就2013年起执行《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及第二承诺期以8年为期限达成一致。大会还通过了有关长期气候资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工作组成果、德班平台以及损失损害补偿机制等方面的多项决议。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及俄罗斯已明确不参加第二承诺期。
按照气候谈判的计划,巴黎气候大会是继2009年后又一重要时间节点,将完成2020年后国际气候机制的谈判,制定出一份新的全球气候协议,以确保强有力的全球减排行动。因此,巴黎大会也是近几年来最为重要的一次。
与6年前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气候谈判模式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自上而下“摊牌式”的强制减排已被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贡献”所取代。目前,全球已经有160个国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国家自主减排贡献”文件,这些国家
碳排放量达到全球排放量的90%。此举让各国在减排承诺方面握有自主权和灵活性,谈判压力骤然减小。其次,大国合作意愿更为强烈。中国与美国、欧盟、巴西、印度等已就气候变化签署了多项双边声明,提前化解了此前纠缠谈判进展的诸多分歧。中美之间还总结了2009年哥本哈根大会上公开争论影响谈判气氛的教训,通过双边对话增加理解,避免在谈判场合相互指责。再者,气候科学认知更深入。联合国在2013—2014年发布了第五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对全球变暖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可能性由上次报告的“非常高”(概率在90%以上)调高至“极高”(概率在95%以上)。
最后,主办国和国际社会都在思考哥本哈根的教训,对谈判的期望值更趋理性务实。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