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月1日电亚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也是碳排放增长最快的地区。为了加强亚洲国家的环境与低碳经济合作研究,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简称"贸大")、名古屋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等单位协办的"亚洲绿色低碳研讨会" 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贸大举行。来自中国、日本、德国、马来西亚等国的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贸大校长施建军在发言中指出:今年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召开20周年。在中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已经从学术议题进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国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减少碳排放强度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约束性目标。为了实现亚太经合组织提出的:到2035年本区域碳强度下降45%;2015年底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之间的环境产品关税降到5%以下的目标,我们学者有责任提供可行的理论支持。
中国的碳排放总量已居世界首位。对此,国家发改委能源所副所长戴彦德、研究员白泉提出了如何实现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建议。他们认为:所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必须明确,各个部门、各级政府、国企承担的节能减排责任一定要兑现;还要加大资金投入,投入要以政府为主导,发挥杠杆作用,加大银行业对节能减排的了解和业务能力。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中国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问题是本次研讨会的焦点之一。所谓"隐含碳"是指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都会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碳排放。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分析了中国生产高碳产品、出口低碳产品的产业和贸易结构,指出隐含碳问题应成为今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重要议题和贸易结构转换的课题。
日本3.11大地震和福岛核泄漏事件对日本的相关政策提出了新的课题:要不要核电?要多少?怎么发展?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发改委能源所兼职研究员薛进军,日本政府能源政策问题智囊之一、东京大学教授松桥隆二在他们的研究中分析了和泄漏事件的经济与与政治影响,认为日本将从"核能立国"过度到"脱离核能依存",逐渐减少核能的比例,而这又会直接影响日本调整其碳减排的目标。这些都会对世界能源安全和核能发展计划产生影响。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教授马斯塔法运用实例分析了棕榈油产业的低碳发展模式,认为棕榈油生产既能解决能源问题,又能促进节能减碳,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会议研讨成果还将在2012年底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会议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多哈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上进行交流,并为一些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提供政策建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