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让环保信用真正成为无形资产 奖优罚劣能否破解违法成本低难题?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碳交易网2019-09-02 17:26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公布了全省2019年上半年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显示,江苏省参评企业46046家,141家企业上了“失信名单”,其中红色企业(较重失信)89家,黑色企业(严重失信)52家。
 
在江苏,环保信用评价关系着企业的环评审批、信贷融资、水价电价,旨在扭转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的不合理局面,让企业出现环保违法行为时有了“拦路虎”。这也就意味着,“环保信用”越来越重要,一旦在环保信用评级中获得“差评”,企业将处处碰壁。
 
构建全省统一的环保信用评价体系
 
2013年,江苏率先在全国制定出台了《江苏省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明确了企业环保信用评价原则、指标体系、等级划分等。
 
今年1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江苏省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暂行办法》,在评价标准、计分方式、组织实施、结果发布等多个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将原年度评价方式调整为实时动态评价方式。同时,实行满分12分的滚动记分制度,解决了原有模式下评价结果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目前环境状况等问题。目前,江苏已建立全省统一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系统。
 
除了动态评价模式,江苏环保信用评价办法的另一大亮点,是构建了平行管理方式。比如,对流动性较大的建筑企业来说,原来企业在不同地区违规,扣分信息并没有叠加,企业不太重视。而现在,全省信用评价联网,企业在不同地区的违规信息会叠加,使流动性企业也不得不重视环保。
 
点击进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官方网站的“信息公开——环保信用”栏目,记者可以查询每个企业的环保信用等级。截至今年上半年,江苏参评企业46046家,较2017年增加36%,每天公众查询记录近千条次。企业可以通过企业端查询信用信息记录和评级、提出异议等。
 
江苏将环保信用评价与银行贷款挂钩,生态环境部门与人民银行、银监局等建立了协作机制,定期提供评级结果作为金融机构实施绿色信贷的重要依据。
 
正是有了这项协作机制,让整个信贷过程有了“提示器”。金融机构通过共享机制及时关注和跟踪企业环保信用等级,随时调整企业授信策略,降低了授信风险,避免了经济损失,维护了综合利益。在江苏多地,银行对红黑色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原则上不予新增贷款。
 
经过多年积极探索,江苏企业环保信用体系实现了规范、及时、动态评价,大幅提高了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度。
 
据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负责人介绍,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将不断完善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发挥绿色等级企业典型示范作用。同时,积极拓宽评价结果的应用渠道,细化落实与资金项目、日常监管相关联的环保信用奖惩办法,主动融入信用中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两大系统,寻求与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使环保信用发挥更大效力。
 
“差别化”监督促企业主动严格守法
 
“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今年5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和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出台《关于完善根据环保信用评价结果实行差别化价格政策的通知》,作为配套措施,对失信企业开展联合惩处工作。按照新政策规定,对环保信用评价结果为较重失信(红色等级)和严重失信(黑色等级)的企业,其用电价格将在现行电价标准基础上,每千瓦时分别加价0.05元和0.10元。
 
此外,用于执行差别化电价政策的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结果以每半年最后一日“江苏省企业环保信用评价系统”自动生成的评价结果为准。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分别于1月和7月的前5个工作日内,汇总前半年评价结果为较重失信(红色等级)和严重失信(黑色等级)企业名单,报送省发展改革委、省电力公司,用于执行差别电价政策。
 
记者日前走进南京一家胶带生产企业,空气中几乎闻不到难闻的气味。然而,就在今年3月,这里还是另一番景象:由于企业对原料搅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没有按规定配套废气收集处理装置,车间中气味难闻。对此,当地生态环境部门责令这家企业停产整治,并对企业处以罚款6.2万元。
 
“企业未按规定配套大气污染防治设施被责令停产整治,属于较重失信行为。根据《江苏省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暂行办法》,企业被评为红色等级。依据江苏差别化水电价政策,今年下半年企业正常生产,每月将多缴电费1.4万元、水费600余元。”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法规处石勇说,他们对企业也不是“一棍子打死”。企业完成停产整改,由于企业整改及时、到位,惩戒期满后企业信用将得到修复。
 
执行差别电价政策目的,是督促企业严格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积极落实问题整改。半年的执行期限,一方面对企业起到惩戒的作用,另一方面也给予企业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充分发挥了现行评价体系时效性强、操作性好的特点;半年的征收期限压实压紧了企业环保职责,也与现行的评价体系更衔接,更具操作性。
 
“环保信用评价,倒逼企业注重保护环境。在监督惩戒的同时,正向引导也越来越重要。”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绿色企业,生态环境部门将优先安排环保引导资金,对红黑色企业暂停环保专项资金补助。同时,企业要想申请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成为绿色企业。
 
记者近日在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海慈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厂区看到,污水检测结果所有指标全部达标,多项指标大幅优于国家标准。近年来,扬子江集团仅泰州地区企业就投资近两亿元,建成6座污水处理站。由于积极治污,这家企业获得正向激励。去年,江苏发布第一批秋冬季错峰生产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停限产豁免企业名单,扬子江集团3家公司拿到“豁免牌”。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