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各地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减碳逐步进入全民时代。
前不久,
北京“
绿色生活季”小程序暨个人碳账本正式上线。登录小程序,“广东碳普惠”“西宁碳积分”“武汉碳宝包”等令人目不暇接。个人碳账户能帮助普通人算清“碳账”,助力
绿色低碳发展,值得点赞。
目前,
碳排放核算、
碳市场交易等减碳行动,大都在企业层面进行。其实,人们日常衣食住行等消费行为都在使用能源,一人耗能看似有限,但总量不容小觑。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行为能耗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5%—50%。实现“双碳”目标,居民生活等消费端
碳减排不容忽视。设立个人碳账户是顺应减碳形势、激励更多人践行
低碳生活的必要之举。
个人碳账户涵盖居民生活衣食住行游购等各领域,市民绿色骑行、驾驶
新能源汽车、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等绿色低碳行为,都可以被数字化记录到个人碳账户中。居民通过践行各种绿色低碳行为获得绿色积分,并可兑换多种奖励,比如地铁卡、骑行卡、停车券及其他绿色消费券,使绿色低碳行为真正实现“有价”。仅今年8月,北京“绿色生活季”小程序已记录减排人数突破100万、减排次数突破2000万、碳减排量近10万吨。
个人碳账户建设虽取得一些成果,但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数据核算的科学性和统一性还不强,减排场景还不够丰富,公众参与热情如何调动,用户信息安全如何保障等等,都是各地推广个人碳账户过程中遇到的“瓶颈”。突破这些“瓶颈”,需要构建更为严密科学的个人碳账户体系,为公众低碳生活带来更多实惠和便利。
为个人碳账户提供衡量“标尺”。实现消费端减碳可操作,前提是有科学严谨的
碳计量标准。但现阶段消费端碳排放分散、涉及面广,碳排放如何量化是个难题。再者,绿色低碳行为在不同
平台上对应不同的碳积分,碳评价缺乏统一性与专业性,影响用户信任和使用热情。环保等职能部门应尽快制定涵盖衣食住行用等工作生活领域的绿色低碳行为标准,为衡量消费端碳减排量提供“标尺”,提高居民碳减排量化的科学性。
将“减碳”升级为“卖碳”。目前,鼓励消费者减碳主要通过政府或平台补贴等方式,让消费者享受福利。这种方式虽然简便易行,但消费者内生动力不强。如何让消费者个人碳账户与制造商、金融业、政府之间碳数据互联互通,进而能够参与
碳汇开发,从加入“减碳”公益到参与“卖碳”生意,消费端的低碳转型需要提速。今年9月,高德地图与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公司签订的1.5万吨碳减排量交易意向,就打通了个人碳账户与
碳交易市场的通道。完善
碳交易体系,让人人应“减碳”升级为个个可“卖碳”,鼓励消费端的减碳行为,使之成为由市场决定的可持续行为。
丰富个人碳账户“变现”场景。充分调动公众参与个人碳账户积极性,除了通过碳积分获取礼品等常规方式,有的创新措施令人眼前一亮。在江西南昌,市民可通过个人碳积分免费借阅5000余册正版电子图书。在浙江衢州,已有消费者获得授信额度30万元的个人碳账户优惠贷款。丰富个人碳账户应用场景,让个人碳积分有更多“变现”方式,不仅提高全社会碳减排热情,也能拓展绿色金融等领域增长点。
节能减排,人人都是践行者。推广个人碳账户,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有序、有效的全民支持。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