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碳账户推动全民参与碳减排

文章来源:中国消费报聂国春2022-03-31 13:06

  随着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绿色金融成为银行发力的重点领域,相关创新型产品迭出。近日,中信银行宣布,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已上线,公开邀请千名用户参与测试体验。记者注意到,这是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此前,浦发银行、建设银行、衢江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在碳账户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商业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户,将金融服务与用户行为在碳减排目标下进行链接,既有助于在全社会宣导绿色低碳理念,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自身金融服务场景。
 
  “碳”寻个人账户
 
  碳账户是包含碳排放数据采集、碳核算、碳排放等级评价和场景应用等功能在内的碳减排支持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和居民算清“碳账”,提高减排效率和意识。
 
  据了解,“中信碳账户”主要依托该行信用卡“动卡空间”APP 开发构建,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根据不断迭代优化的减排因子模型,实时计算各类生活场景的碳减排量。
 
  在“动卡空间”APP看到,自3月10日起,前1000名中信信用卡用户可注册开通“中信碳账户”成为内测官,优先体验全流程和功能。目前,该行碳账户内测版已经上线生活缴费网上办理、申请电子信用卡、开通电子账单等低碳行为的碳减排量核算。即将上线的公开版还将包含绿色出行、二手回收等更丰富的绿色低碳生活场景。
 
  “个人碳账户将用户日常碳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尝试与金融服务挂钩,有助于丰富金融服务场景,增强全民绿色消费意识,助力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董希淼告诉《》记者,从目前银行业的实践看,与碳账户有关的产品和服务大致上有两类:一类是企业碳账户,一类是个人碳账户。
 
  例如,浦发银行2021年11月推出适用于企业的碳账户体系,企业在该行办理的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所对应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可形成对应的碳积分。据浦发银行介绍,基于碳积分累积量,企业的碳账户有着不同的等级,并对应不同权益,这些权益包括基础费用减免、快速审批通道、绿色金融资讯、绿色财务顾问等,主要鼓励更多企业节能减排
 
  建设银行则瞄准了个人碳账户。3月初,北京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实施工作组公示,建设银行拟打造客户的个人“碳账本”。在获得客户授权的前提下,建行将包括手机银行生活缴费、TC缴费等内部数据和行外碳减排行为数据,如乘车次数、线上办理政务业务次数等进行可信共享,为计量客户碳减排贡献度形成“碳账本”,并基于“碳账本”提供信用卡额度升级、分期福利、银行卡消费折扣、支付优惠、积分商城权益兑换等个人金融服务。
 
  记者了解到,还有一些地方银行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开展了碳账户的探索。作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浙江省衢州市率先建设覆盖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运输、个人六大领域的碳账户。在此基础上,衢州衢江农商银行量身定制了“点碳成金贷”。2021年8月,该行向衢江区一村民发放了30万元全国首笔个人碳账户优惠贷款。据了解,目前衢州市已有27家金融机构上架35款企业碳金融产品,20款个人碳金融产品。
 
  促进绿色消费
 
  从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以来,碳减排就不再是某个部门和某家企业的责任和义务,而是全民的行动目标。
 
  金融行业如何推进?2021年1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办公室发布《关于举办无锡市银行系统“碳路者行动”个人碳账户策划方案征集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通过一套合理的架构来设立个人碳账户并进行运营。
 
  相比银行业,互联网支付行业在这方面已有成熟的样本。例如,支付宝的蚂蚁森林,通过用户的步行、公交支付等行为积累“能量”,然后让用户通过“浇水”等线上行为获取树苗成长“收益”。美团支付则在今年1月推出数字人民币碳中和试点活动,吸引了超800万用户报名参加。
 
  在董希淼看来,商业银行推出个人碳账户,除了有助于银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还有助于提高全面绿色消费意识。“将用户生活场景中的碳减排行为换算为银行账户中的积分,积分累计到一定数量可用于换取相应权益,可以引导用户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习惯。”董希淼说,“碳账户”与相应的金融服务权益挂钩,也有助于银行更好地了解客户,拓展金融服务场景。
 
  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记者表示,一方面,个人碳账户可以吸引用户把生活场景的缴费等功能绑定在该银行,活跃存量用户,增强客户黏性;另一方面,个人碳账户有利于公众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消费模式。
 
  吴琦认为,拓展更多的应用场景、实现更多的碳积分价值变现是吸引客户的关键。这不仅需要银行基于对绿色消费行为的数据画像,创新绿色金融零售产品,也需要与外部电商、消费金融等企业合作,在合规的前提下获取更多碳减排行为数据、创新积分应用场景。
 
  制度有待完善
 
  虽然建立个人碳账户意义重大,但目前银行业尚处于探索阶段,个人参与碳市场依旧存在不少痛点。
 
  董希淼认为,首先,碳账户如何开立尚无相应的制度办法可以依照。其次,碳减排行为如何计量并转换为碳账户积分,缺乏具体标准。再次,碳账户在小范围试点,尚未被社会公众所了解和接受。
 
  董希淼建议,金融管理部门应适时制定银行个人碳账户相关的制度,尝试推出银行个人碳账户全国团体标准,为银行业推出碳账户提供支持和参考。同时,研究分析国内外现有的个人碳减排量折算方法,探索出一套理论扎实、行之有效的折算标准,实现碳减排成果的科学计量。此外,商业银行要丰富个人碳账户相关应用场景,并匹配尽量多样的金融服务权益,让碳账户叫好又叫座。最后,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持续地向全社会普及“碳账户”的作用和权益,吸引和鼓励更多公众参与,让个人碳账户行稳致远。
 
  专家也提醒说,银行在开设个人碳账户时,要注意数据获取的合法性,做好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