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
绿色出行行动,倡导1公里步行、3公里骑自行车、5公里左右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开展绿色办公行动,倡导电视、电话、视频等
会议方式;开展绿色食堂行动,反对食品浪费,做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9月12日,记者从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获悉,《四川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即将印发实施,该规划首次提出实施公共机构“六大绿色行动”,以推动节约型社会构建。
“绿色民生”才是有质量的民生。日前,《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的决定》正式印发,把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摆在了重要位置。虽然公共机构能耗仅占全社会能耗总量的4%左右,但是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具有典型的“政风带民风”效应,对于推动公众树立低碳、环保、节约意识,崇尚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具有事半功倍的杠杆作用。
技术+管理,堵住“跑冒滴漏”,点点滴滴省能耗,节约开支惠百姓
车篮前方挂有“绿色出行、低碳办公”绿底白字的标牌,车尾也挂有“公务自行车”标识,骑行这样一辆自行车穿梭在成都的街头巷尾,不少路人都投来好奇的目光。
9月12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人员肖真才在局机关填好借用登记表后,借了一辆自行车到一个街道办事处去办事。“来回一个小时。”肖真才说,以前他外出办事习惯使用公车,但经常堵车,耽搁的时间反而更长。
去年末,我省省本级机关公车改革启动后,取消了一般公务用车。公车改革后,如何保持职工工作积极性和效率,成为摆在不少单位面前的一个课题。
今年,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在省级机关中,率先推出局内公务自行车制度,采购了20辆“飞鸽牌”自行车,实施“绿色出行”。按照春秋季节90%的利用率,每天可节约汽车汽油、停车费、折旧费、保险费摊销等成本六七百元。
这种绿色办公出行方式,正在成都武侯、温江,南充顺庆等多地推广。省委党校教授罗振宇认为,越来越多挂着“公务”标识的自行车出现在大小街头,不仅节约了“三公”经费和道路资源,也成为了引领公众绿色生活的流动宣传车。
公共机构节能概念是近年来兴起的,以前机关单位的能耗工作,就是抄电表水表,检查下班关灯。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处负责人说,我省公共机构节能起步在省上只有5年左右,在基层时间更短,这些年的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近年来,我省陆续出台了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实施办法,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细则等系列法规,其中《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管理规范》提出构建“节能监管体系”。“工业领域的节能工作开展时间长,成熟经验很多。”省节能监察中心
专家尹昊告诉记者,将来自工业领域的这一“体系”概念引入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域,在我省是首次,该体系包括计量、监测、统计、报告等环节,“比如强调数据的分析,只有分析利用数据,统计工作才有意义,而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当前,数据分析具体依照《四川省公共机构
能源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开展。“这好比一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要找出问题在哪里,需要一次全面的体检。”尹昊说,如果堵住“跑冒滴漏”,公共机构的节能空间非常大,总体估计节能空间在20%左右。
随着能耗审计的推广,成都市公务员何昌萍深受影响,每次洗澡前后都会查看水表,计算用水量,“家人也跟着我‘抠门’生活。”
走进何昌萍所在的成都市金牛区政务中心办公区,随处可见收集雨水的储水器、节能灯、植被滴灌水管等“节能神器”。这里空调冷凝水被收集起来用于日常保洁,雨水以及清洗喷水池的水被收集起来用于灌溉植被,就连食堂食谱也经过了精心搭配,尽量减少食材的浪费。
能耗技改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以我省创建的28家全国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为例,这些单位涉及用能人数高达21.8万余人,年节约水、电、油、煤、气等能源资源费折合1160余万元。
“今年盛夏,我们每少用一度电,就让公众多一度用电保障。”作为节能示范单位,宣汉县人民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节省下来的能耗开支,将惠及看病就医的群众,比如增加保洁、绿化、服务等方面的开支,为其营造良好的就诊环境。
抓住校园“牛鼻子”,孩子小手牵家长大手,千万家庭正在迈向“绿色生活”
9月开学了,重新走进课堂的自贡市贡井区五宝小学的孩子们,发现教室里的日光灯变样了,“灯管比以前细了,但是亮度没有降低”。
原来,上学期结束时,五宝小学在该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开展的向边远贫困乡村小学捐赠节能灯的活动中,获赠了价值3600余元的T5直管荧光灯90支。该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从小接触认识节能产品,树立低碳意识。
数据显示,我省现有和群众打交道的公共机构6.5万多家。其中,“国家机关”占39.9%,“事业单位”超过半数,达56.5%。事业单位中,大部分为学校和医院,这些机构和群众的接触最为广泛和深入。“良好的政风将引领健康的社会风气和生活习惯。”罗振宇认为,公共机构的能耗总量只占全社会的4%,但是公共机构,尤其是学校数量庞大,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大,绿色低碳理念的惠民效应是“无价”的。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陈建春说,在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中,我省注重从校园进行突破,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争做低碳理念传播者,并发挥小手牵大手、小手影响大手作用,把引领效应通过学生传递至家庭,进而放大到全社会。
北川中学等学校,通过制度规范强化学生节能意识和行为。该校网站,公告栏里公布了每个年度的能耗统计和分析;校学生会定期检查浪费行为,并与评选先进班级、个人挂钩,让节俭由学校主导逐渐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废旧衣服改装为购物袋、水杯同时供养花和鱼、搭建家庭循环用水系统……在成都市武侯区日前开展的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活动上,该区向近8000名小学生征集节能金点子,获奖学生获得节能台灯作为鼓励。
锦里小学学生张韵涵的“纸的改造与利用”获得了一等奖。她提出“将剩下的作业本集中起来订成草稿本”。评委认为,这个点子看似简单,但举手可为。“妈妈不仅支持我的想法,还把工作中一些只印了一面的打印纸,集中装订起来给我做草稿纸。”张韵涵说。
通过活动为载体,“小手牵大手”效应愈加明显。成都市民李华伟的儿子在学校参加了节俭为主题的班会后,回家看见父母洗东西水龙头开大了,都会提醒其节约用水。成都市龙江路小学开展节能故事分享活动后,受到启发的杨雨嘉回家请母亲尝试用纱布包裹以前用剩的小肥皂块,“兜”在一起继续使用。
制度规范吃住行,厉行节俭、移风易俗,引领社会树新风尚
每个工作日的中午就餐时间,成都市房管局的食堂里人头攒动,餐厅的大屏幕正在对餐盘回收的情况进行实时直播。这里每天有上千人就餐,如何督促大家“光盘”,成都市房管局想到了用视频直播餐具回收的办法。
监控镜头下,大多数就餐人员都做到了“光盘”。“投入不大但效果明显,餐厨垃圾较此前减少了50%以上。”该局办公室副主任严丹介绍说。
不上酒、不上高档菜,不住超标准酒店,没有公函不接待……《四川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出台,对公务接待行为进行了具体规范,公务人员大吃大喝现象得到遏制,“光盘行动”的标识也在每个机关食堂随处可见。
绿色低碳、厉行节俭正逐步成为我省公共机构新风尚。在省级部门公务接待费用连续3年下降的基础上,2016年,公务接待费再次下降8.2%。
内江市资中县从事餐饮业的徐文告诉记者:“干部不用公款下馆子大吃大喝,这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大,现在市民点菜也理性多了,吃多少点多少,主动打包的人越来越多了。”
在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凉山彝区,由于受传统陈旧观念影响,人们在迎接贵客、婚丧嫁娶中都要宰杀牛,而这样的风气造成很大浪费,给群众生活带来很大负担。凉山州委州政府专门制定了“十项规定”,其中专门规定“不专门宰杀牛”。这一规定看似简单,其实分量很重。干部带头厉行节俭、移风易俗,为凉山彝区脱贫攻坚营造良好氛围。
此外,针对一些市民对
新能源汽车持怀疑、观望态度,我省要求政府机关及公共机构在公车改革的基础上,要带头推广应用
新能源汽车,2016年全省各级各地新购置车辆30%须为新能源车型,比例将逐年提高。
今年内,我省将在一些省级单位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配备一批新能源汽车,为公务出行提供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通过带头示范应用,逐步打消大家的顾虑,让更多消费者敢于购买新能源汽车。
“十二五”公共机构能耗特点
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增速放缓。
“十二五”末,全省列入名录库的公共机构共65615个,能源消费总量、用水总量年均增速较 “十一五”时期分别下降了1.17、1.43个百分点。
能源消费结构渐趋优化。
2015年能源消费中,电力37%,原煤30%,与2010年相比,电力比重上升6个百分点,原煤比重下降32个百分点。
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相比 2010年,2015年公共机构人均 综 合 能 耗 下 降17.56%;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15.22%;人 均 用 水 量 下 降17.41%。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