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对于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而言也有着重要的指标意义。2000年9月,在联合国首脑会议上,189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千年宣言》,一致通过了“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简称MDGs)。该目标包含了消灭极端贫穷和 饥饿,普及小学教育,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产妇保健,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全 球合作促进发展等8项内容。
2012年,在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宣言——《我们希望的未来》中,首次增加了在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穷背景下,减少灾害风险和提高抗灾能力的呼吁。根据当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趋势,该宣言特别强调了提高城市和社区抗灾能力的重要性。
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3年4月5日发表的题为《距离实现千年发展目标还有1000天》一文中指出的,虽然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制定带动了各国乃至全世界确定首要任务,也通过采取相关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在世界各地,一方面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不平等现象还在增加,另一方面,受到 “千年发展目标”在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影响,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所承诺的增加发展援助、改善贸易条件、债务减免以及加强技术支援等方面大部分都还没有按期落实。因此,发达国家若不加倍做出实质性的努力,包括环境可持续发展、全球合作伙伴关系等目标将无法实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联合国千年宣言》和《我们希望的未来》作为各国政治领导人对本国人民和全球人类社会的庄严承诺,2015年将迎来一场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