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有习俗逐渐远去,低碳过年唱主角。当传统年节披上了数字外衣,网络民俗渐成风尚,市民的拜年方式趋向多元化,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公款禁购贺年卡了,春晚上的一首《群发的我不回》走红,于是,贺年卡和短信拜年也逐渐减少。市民们纷纷选择微信拜年,除了自制拜年视频,在运营商的技术支持下,大伙自己写一段新年祝福,发送给亲朋好友,便会出现虚拟小马、怒放的电子鞭炮等图案,喜庆的同时,传递了心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支付宝、微信抢“红包”非常热闹。“除夕夜,一家人在一起抢“红包”,可欢乐了。”40岁的蔡薇在女儿的带动下,加入了一个微信红包群,每天都有好多不认识的陌生人在群里派发“红包”,“钱不在多少,关键是图个乐。”
重庆移动数据显示,2014年除夕当天,我市2000多万移动用户发出3亿多条短信,与去年相比,略有下滑之势。但是除夕当天,重庆移动3G网络流量同比翻了三番。重庆移动网优中心城区优化部副经理陈耿表示,现在各种应用、各种社交网络都加入到拜年行列,数据流量的增长正是源于拜年方式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