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建设绿色环保低碳生态住宅需突破几个误区

文章来源:搜房网碳交易网2013-01-28 09:03

  雾霾天气的大范围扩散,引起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而绿色低碳生态住宅的概念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几年前,新闻媒体大肆炒作绿色低碳生态住宅的概念,但是5年过去了,低碳生态住宅在哪里?绿色环保低碳生态住宅需突破几个误区。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低碳,简而言之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对大气质量的影响。老百姓能直接感受到的就是能否看到那蓝蓝的天空飘着白云。省会上空天天像盖着一个灰蒙蒙的锅盖似的,难得几天湛蓝天空的景色就足以说明环保低碳的重要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据易碳家了解到,目前国家环保局已颁布了绿色环保低碳住宅标准,从未来趋势分析国家会逐步加大推进的力度。生态住宅标准定义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充分体现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环境负荷和创造健康舒适居住环境,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住宅(住区)。无论标准、规范如何,最终都要落到节电、节水、节油、节气和回收几个环节。但是,在目前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限于环保推广成本和技术以及消费需求方面存在着很多误区,导致环保生态住宅成了违背环保本意的反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太阳能利用与楼体可利用面积的矛盾,并突出影响楼体外观形象的设计问题;二是雨水收集、废水处理系统的使用维护与前期投入成本和管网布局的矛盾;三是购房者对大湖面、环楼水系的青睐已经到了类似“海景房”的苛求,但限于底层车库的制约,本身又不能自然净化成了藏污纳垢的“龙须沟”;四是消费者对南方“原始森林般”植物的期待由于背离了植物习性、忽视了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得管护成本成倍增长;五是园区灯光照明,楼体亮化照明,特别是入口区、中央景区、沿街商业照明成了光污染的重灾区,社区耗电已成为物业最大支出,导致物业收费越来越高;六是购房者对住宅落地窗、外飘窗的强烈需求,导致开发商隐形回避规范以满足客户过度需求。加之家庭空调和热水还不能实现集中配置,业主又无节制过度耗费,导致用电量越来越高。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综上所述不一而足,种种误区成了阻碍我们推进绿色环保住宅的巨大障碍。迫切需要我们提高对环保的认识,引导消费者树立个人需求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观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建设绿色社区,我们责无旁贷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城市居住生活方式及观念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居住社区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更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品质、满足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方面。提倡绿色社区观念,为居民创造更具人性化、绿色、生态、环保的社区居住环境,成为现代化社区建设的先行条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谈及绿色社区,景观绿化只是一个方面,更需具备符合低碳、环保、绿色、生态等方面综合要求。河北省对绿色小区的评审有具体的评选要求。在硬件建设上,最大限度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住宅小区建设首先应符合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做到合理规划住宅、配套公建、道路、绿地等项目的用地,注重地下空间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小区的建筑节能达到65%节能标准。充分利用太阳能、浅层地能和可再生能源,符合“四节一保”要求。合理采用高效创新的绿色照明、电梯等设备的节能技术,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采用节水器具、设备,注重建筑中水、雨水等循环利用,提高场地对周边环境改善的贡献率,使社区的生态效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软件建设,创造出一种与环境友好、邻里和睦相处的社区氛围,让居住生活更加自然温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