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发展中七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文章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2015-03-11 10:05

与美国不同,日本低碳经济的发展更注重节能减排,从企业到居民,这种思想被严格的贯彻到经济生产活动中去。我国人口众多,经过多年承担“世界工厂”的职责,虽然连续多年保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为此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而这种环境威胁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行为尚存,社会舆论宣传不够,百姓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原因,无法形成对企业较强的约束,进而没有改变资源环境破坏总体局面。目前循环经济,单从产业结构转换、能源结构转换、消费结构转换任何一方入手,都不可能使低碳经济发展情势有质的飞跃。虽然我国与美国一样,被公认成为“大国”,经济发展的许多领域也借鉴了美国经验,但在推广低碳经济方面,我国面临的任务更重、更为紧迫,更应该推行类似日本模式的复合式低碳发展战略,进行周密的计划和安排,集合社会各方力量。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同时,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实现。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七、法律政策制定及其执行:相比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更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低碳经济一词最先见于英国贸工部2003年发表的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理论实践和理论研究也不足10年。据易碳家了解在这一领域,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不大,在个别领域,甚至还处于领先地位。但低碳经济根本的关注的是资源环境问题,而我国资源环境的市场化进程较晚,资源和环境作为生产要素的定价系统更是十分不完善,相应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及其执行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执行环节尤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例如,在垃圾回收处理方面,我国一直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易于回收处理的垃圾,主要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由零散的个体回收人员完成。这也是终端消费者最为常见的垃圾回收处理方法。但由于“条”、“快”分割、行政干预以及技术水平和管理落后等原因,只有较少部分的有用垃圾被回收;二是经济效益差、技术要求高和风险大的领域,由政府或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主要执行补贴机制。不过,在垃圾回收体系设计不完善、指标设置不全面、监督体系不健全、经济增长仍很重要的阶段,就产生了大量垃圾回收企业虚报瞒报问题。北京一家垃圾填埋场就采取垃圾清运车重复称量的方法,使其上报的日接受垃圾量比实际数字多50%,获得政府更多的补贴。这也是不少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的原因之一。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另一方面,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一般都会对垃圾进行详细的分类,对企业生产产生的副产品也有明确的指标规定,相关法律政策较成体系,执行也彻底。而我国垃圾回收利用领域的法律政策则存在不科学、不严密的问题,往往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留有巨大不法牟利的空间。例如,焚烧垃圾已是许多国家逐渐淘汰的手段之一,我国则由于焚烧厂可以发电循环经济,进入电网后政府会提供大量的补贴,反而助长了各地的焚烧项目。更有甚者,出于无法达到发电能力要求的原因,在垃圾焚烧中大量参煤,以骗取国家的电价补贴。这不仅无谓的消耗了许多能源,还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有很多,但依靠核心却是企业和居民,特别是前者。而道路通常有两条:一是靠法律的强制和约束,通过有关资源与环境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环境标准的执行,从外在约束二氧化碳排放。如明确排放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并辅以应有的生态效益观念;二是靠法律引导下的利益驱动。即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价格来减少石化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降低环境友好型产品和废弃物二次利用的成本。如政府给予以自身或其他企业废弃物及副产品为原材料进行生产的企业一定的优惠待遇,在节省原有材料使用数量的同时,弥补物质循环可能带来的高成本问题,创造更多的盈利空间,进而形成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内在动力。居民则可通过相关税费和罚款的制度设计来改变消费习惯。可以看出,第一种方法使企业不得不去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而第二种方法则是企业主动地、自发地去利用废弃物,避免拖延和规避。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法律强制和经济利益是每一个国家发展低碳经济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素产权的清晰划分则是改变我国资源环境使用情况的基础之一。因为,只有在产权清晰时,要素的买卖、使用才能实现应有的效率,避免“公地的悲剧”,更会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为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定价创造前提条件。也只有当稀缺的生产要素在价格体系中会变得越来越昂贵时,针对这种要素的高效利用技术和替代要素开发才能迅速的展开。(完)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