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优势,咬定“山”字不放松,以高质量、高标准建成中国最大的竹子产业基地县和竹纤维生产基地为目标,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目标要求,把竹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抓,竹产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一直以来,佤山群众的生产生活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衣、食、住、行、用均与竹子息息相关,种竹、用竹已成为当地一种传统习惯。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如何把产值产量低的中低产林逐步改造淘汰,打响绿色生态品牌,走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高原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沧源自治县按照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高、产业竞争力与生态竞争力同步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前进的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云南省竹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国家评审为契机,按照“提升一产、壮大二产、打造三产,三产联动”的竹产业发展思路,坚定信心下大力气发展竹子产业,从2007年开始,全民动员以竹资源培育为基础,全面推进竹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促进竹文化建设和竹生态旅游,认真做足“竹”文章和农民增收的文章。及时成立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竹产业办,独立办公,由专人负责;各乡(镇)、村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从县到乡(镇)到村层层签定竹子产业发展目标责任书,实行处级领导挂乡驻村、科级干部挂村驻组、一般干部挂组进户的分片包干负责制,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制定下发《关于发展竹产业的意见》、《关于开展竹子产业“三率”建设的实施意见》、《“竹子产业专业村”命名授牌认定办法》等,全力支持和引导农民群众种植竹子、发展竹产业。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为加快竹产业建设步伐,该县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企业参与、部门联动的原则,不断加大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力度,做到地块规划、苗木供给、人员保障、物资落实、技术指导、跟踪问效“六到位”,在全县上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大干竹产业热潮。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在建立育苗基地,实行种子育苗、埋节育苗的规范化育苗,严把种苗质量关,确保起苗、出圃、验收、调运等各环节有专人负责和造林用苗良种化、优质化的基础上,按照乡(镇)级万亩连片(1万亩及以上)、村级千亩连片(1千亩及以上)、小组级百亩连片(5百亩及以上)等方式统一规划竹林面积,明确造林时限、种植方式、种植任务,把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到村到组到户到地块。坚持谁种植、谁所有、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组织群众采取间作或套种的方式,在沟边、地边、田边、路边、村边、箐边和低产农林产业地块发展竹产业,并落实“以奖代投”、“以奖代补”等各项激励机制,确保种一株、活一株,种一片、活一片。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据统计,连年来全县累计种植竹子面积100万亩,其中,连片种植60万亩,零星种植40万亩。2014年全县竹子基地已投产20万亩,采伐竹材145万吨,实现产值6700万元,促进农民人均增收372元。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坚持三分种、七分管的原则和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组织外出培训、参观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政策、技术、信息的宣传力度,采取以会代训、召开现场技术培训会、印发技术手册、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搞好宣传发动,严格按照技术要求组织群众开展年度竹子造林和补植补造工作,层层组织以竹子种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种植管护技术培训,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面积落实到位,并不定期开展交叉检查活动,严格落实产业目标任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