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对政策进行定量研究
“我们建立了第一个用于模拟行业与公共政策对PM2.5影响的定量模型。”马骏解释,基于该模型的研究发现,如果中国目前的煤炭、汽车、资源税、环保税费、公共交通发展趋势和/或政策不改变,即使环保类的末端治理措施用到极致,到2030年全国城市平均PM2.5仍会高于45,远高于预期的减排目标。这是因为,目前许多行业和财税政策是与国家的环境容量和减排目标互相矛盾的。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通过模型的模拟计算,马骏的研究团队推导出一组既能达到减排目标,又能满足经济增长约束条件的政策组合。这个政策组合包括了两大类政策,第一大类是环保类的(多数属于末端治理)的技术措施。第二类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其中包括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达到降低能源弹性系数的目的;通过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可以降低单位能源消费的排放;通过改善交通结构,可以降低单位运输量的排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建立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在目前的价格体系之下,企业倾向于对污染性产业过度投资,而对绿色项目则投资过少。这是绿色投资的"正"外部性和污染性投资的"负"外部性没有被内生化的问题。绿色金融体系就是将这些外部性内生化的金融体制和政策安排。”马骏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马骏强调,如果仅仅依靠财政来投资于环保节能新能源等绿色领域,会出现严重的绿色投资不足的问题。“政府财力只能覆盖10%~15%的绿色投资的需求,因此,靠金融手段来引导民间资金进入绿色产业是极为必要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马骏在新书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绿色金融的设想。比如,建立专业化从事绿色贷款和投资的绿色银行和绿色基金;发行绿色债券;扩大对环境项目的贴息机制;银行和评级公司在项目评估中引入环境风险因素;允许收费权和排污权质押,推动绿色资产证券化;建立公益性的环境成本估算体系;建立上市公司的环保社会责任规范和信息披露机制;成立中国的绿色投资者网络;通过环保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消费偏好。(本文部分观点摘自马骏、李治国等著《PM2.5减排的经济政策》)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