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能否使区域经济向低碳绿色经济转型?

文章来源:易碳家期刊碳交易网2014-06-29 19:39

“京津冀一体化”正在推进,经济、交通等领域已经有所行动,如北京的一些服装批发市场已经准备迁往河北,一些企业及生产基地也计划迁往河北、天津等地。京津冀一体化必然包括环保一体化,这不仅是因为三地山水相依,同处一片蓝天,更重要的是,在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防止污染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使区域经济朝着绿色化方向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相对于经济一体化来讲,环保一体化要难得多。实行经济一体化,河北、天津等地能够得利,各方会比较积极,但是,环保一体化从短期来讲会使一些地方经济上不会得利,反而会由于环保标准、执法监管趋于统一而使其发展受到约束。例如,如果三地都执行统一的环保标准,河北、天津等地的一些企业就难以生存。​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经济一体化就像分蛋糕,即使有矛盾,也是多与少、好与差的关系,都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增长。环保一体化则是分担子,各地要根据产业结构及其对区域污染负荷的贡献率而承担相应的责任。在区域环保一体化的要求下,有的地方不但分不到蛋糕,担子却增加了,压力加大了。以前排污企业只要符合本地的环保要求就可以,现在则要考虑对别人的影响,为了达到区域的环保要求,产业结构需要做出调整,一些企业要加大治理力度甚至关闭搬迁,一些项目不能上。这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肯定会有影响,自然让人不情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但是,就京津冀地区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来讲,环保一体化尤其重要,且更为紧迫。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已经相当突出,呈现出区域性、复合型的特征,非单独一方所能解决。同处一个环境密切相关的区域内,如果各地排放标准、准入门槛、防治措施等宽严不一,一地环境治理的效果必然会被另一地的“少作为”、“不作为”抵消掉。同时,京津冀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加强,难以支持粗放式发展和无序竞争,在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如果不把好环保关口,各地不顾自身的环境容量、资源禀赋争抢项目,形成新一轮的扩张,到头来不仅会加重当地的污染负荷,而且会使区域的环境问题更难解决。​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当前,实行环保一体化,需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有一种观点认为,实施环保一体化,实际上是北京生病,河北、天津吃药,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实际上,北京、天津、河北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区域生态、土地等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趋于极限。北京的环境问题当然很大一部分是自己造成的,需要加大治理力度,但是,河北、天津自身也有突出的环境问题,与北京相比,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不但老百姓不答应,而且发展也难以为继。就环境问题来讲,三地之间实际上同病相怜,相互影响,需要共同求医问药。只是由于各自的条件和病因不同,需要不同的解药。​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环保一体化也是必然要求。各地都要认识到,推进环保一体化首先是基于自身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其次,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各地要先从自身找问题,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环境监管等方面找原因,如果都把账记到别人头上,以减轻自己的责任,一些区域性问题就很难解决。第三,要有公共精神。解决区域环境问题实质上属于一项公共事务,环境问题的普遍存在和相互影响的特性,决定了一地难以独自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难题,各地要从狭隘的局部利益圈中走出来,增强责任担当精神,从竞争走向合作,共同解决区域环境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环保一体化与经济一体化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先满足了区域的环保要求,才会有更高质量的经济一体化,因此,环保一体化应作为经济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和硬约束。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各方要抓住机遇,合理配置资源,对区域环境保护做出统一规划安排,收紧资源和环境闸门,推动产业升级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促进区域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