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阶段制约
当前中国的发达地区相继进入了工业化加速阶段,根据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正是传统资源投入高度增长、碳排放急剧增加的阶段。同时,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程度、规模、速度与传统发达国家所经历的路径差异较大,使得我国经济社会面临更大的碳排放困境。资料表明,2010年中国能源消费量已占全球的20。3%,比美国高出了1.3个百分点,为世界头号能源消费国。另据国际能源机构(IEA)2009年的统计数据,2007年中国CO2排放量已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CO2排放国。据易碳家了解到,虽然1999-2002年间中国只有30%的CO2排放量属于居民生活性排放(包括生活直接排放及满足这些消费相关活动的排放),但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居民生活CO2排放量将急剧增加,并成为CO2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在这一阶段推进低碳发展,难度极大。
二、产业结构制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产业结构往往与某种增长方式和模式相对应,低端化的产业结构往往体现了粗放的增长模式和经济的碳排放强度,而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低端化特征非常明显。1.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中传统工业结构偏大,服务业过低的矛盾十分突出。2011年中国的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分别为10.12%、46.78%和43.10%。①中国三次产业比重与美、英、德、日相比偏低70%,甚至与更高的三次产业水平相差甚远。2.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这主要表现为传统能源、原材料加工业比重偏高,2010年这三个产业部门产值比重超过了40%,分别比2000年和1980年提高了9.4个百分点和14.5个百分点。这种传统资源依赖型产业的资源消耗系数极高,污染排放强度也极大。以2010年为例,该三产业产值比重占全部工业的40%,而所消耗的能源量却占到了工业总消耗的近80%。据易碳家了解到,这种低端的产业结构并不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3.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一个共同的风险,即对国外技术存在严重的依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比重偏低。同时,在整个高新技术研发应用过程中,生产环节是技术含量较为缺乏的环节,这就使得我国技术创新领域失去了一块基地,对我国高新技术基础创新环境的形成极为不利。从很大程度上来讲,低碳经济是一种广泛依赖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失去了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基础支撑,低碳经济发展必将面临诸多困境。
三、能源结构制约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能源利用结构中,油气资源已逐步成为常规能源,而中国的能源利用结构仍以煤炭为主。据易碳家了解到,目前我国的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达70%,而国际水平大约是27%。2000~2008年,中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累积为183.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累积消费量175.6亿吨,占95.8%。如此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严重偏离了世界能源利用结构态势。这种“低质型”的能源结构必然造成重污染和高碳排放。2000~2008年,全国累积排放CO2450.4亿吨碳当量,其中来自燃煤排放308.2亿吨,占总量的68.43%。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中国温室气体中85%的CO2,大气污染中80%的SO2,67%的氮氧化合物来自然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