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探索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开展低碳试点,一项重要任务是形成符合各自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各具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经过各地积极努力、大胆探索,一些地方在低碳发展模式探索上取得了较大进展,较好地实现了控制排放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比如:杭州市围绕建设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初步形成了“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北京市统筹低碳、节能、环保协同作用,全面实施管理标准化引领、产业低碳化升级、能源清洁化改造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等“十大行动”,积极探索适合首都特点的特大型城市低碳发展模式。南昌市依托森林、清水、湿地等三大核心低碳资源,按照“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优化生态环境,做好城市开发,建设花园城市,打造中国水都”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快推进绿色宜居城市建设。河北保定市围绕形成新能源产业发展支持体系与规模化应用激励体系,不断完善低碳产业链条,形成了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和电力自动化六大产业体系,风电和光电总装机容量达到931兆瓦,2020年达到2000兆瓦以上。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保障能力和基础工作有所加强。各试点省市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低碳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或相应的领导机制,并将试点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政绩考核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对低碳发展的认识显著提高,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辽宁、湖北、陕西、四川、广东发展改革委成立了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处,深圳市成立了碳交易监管办公室,广元市成立了低碳发展局。北京、天津、广东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或低碳发展研究机构。不少试点地区还成立了低碳发展专家委员会、低碳发展促进会。广东还成立了全国首个省级低碳联盟。各试点省市均编制了实施方案和低碳发展规划,研究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和考核体系。大部分试点地区将“十二五”期间碳强度下降目标分解到了下辖的行政区,部分试点地区还制定并发布了低碳发展目标完成情况考评办法。目前第一批试点省市均完成了2005年和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第二批试点省市的清单编制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各试点省市还积极组织低碳发展相关培训,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绩。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国际合作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近年来,我国稳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联合国秘书长和很多国家都知道中国在开展低碳试点和碳交易试点。一些国际机构和国家主动要求和中国加强区域和双边的合作,明确表示希望与中国低碳试点和碳交易试点省市开展合作。低碳试点省市已经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广东与英国建立了低碳发展合作机制,共同成立了广东国际碳捕集利用封存产业与学术交流促进中心;广东省和深圳市与美国加州就碳交易和低碳发展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开展了多项交流合作;保定市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签署了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与瑞士发展合作署签订了《应对气候变化对话与合作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