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大变革——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偏见和误解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年轻人如何正确看待气候变化?国内很多人仍然以阴谋论的观点看待气候变化问题,因为中国公众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是通过国际气候谈判,仅仅了解了其政治的一面,并没有充分看到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
气候变化问题的复杂性是如何形成的。50,60年代,只是科学研究的冷门,基林曲线成为气候变化珍贵的历史资料。70年代,气候变冷,认为处于冰河周期,部分科学家不负责任,导致社会认知出现偏差,其实是战后颗粒污染物造成的短期温度下降。80年代,布伦特夫人《我们共同的未来》,气候变化只有两页纸,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很边缘的位置。90年代,UNFCCC签订,国际气候谈判制度形成。90年代末,欧盟讨论碳税、能源税,并于2000年决定建立碳交易市场,气候变化有了经济工具。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斯特恩报告奠定了气候变化经济学基础。2008年,经济危机后,全球绿色新政推出,发展低碳经济深入人心。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科学复杂性上,已经度过了真伪讨论的阶段:IPCC四次报告结论不断强化,但是仍然只是一种可能性,概率在不断提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政治、社会复杂性:应对气候变化是一种无悔选择,反应社会政治体系的价值取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经济复杂性(减排成本分配):国家之间,产业之间,供应链(产业上下游),成本、价值、排放不是均匀分配的。
1. 中国的大限:能耗排放第一大国,排放峰值何时达到。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第一个大限已经达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排放大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第二大限2020还是2030达到峰值,国际社会希望2020年达到,但是中国希望2030年以后,压力很大。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2. 未来怎么办?
重工业化:2003年以后中国走上一条重工业化道路,2005,节能减排政策,2008年,提出低碳发展,2009年提出2020自愿减排目标,十二五规划中加入碳强度目标。我们十年中做了很多工作,尤其是在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已经做得很好。
今年,提出生态文明是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解决重工业之外的高排放问题。
技术转移:英国城市的人均排放已经低于农村,关键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模式。应该从经济角度看待环境问题,而不是单从环境角度看待经济问题。
未来需要突出非技术创新,即以城镇化为框架的包含着非技术创新的技术创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低碳、智慧城市、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等,进行机制创新:EMC,碳交易,绿色基金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