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低碳经济争夺战:中国应尽快调整高碳经济模式

文章来源:IBT Headline碳交易网2013-02-14 07:12

  “进入21世纪,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偏重的经济结构,既是压力也是挑战。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汽车、石化、重型装备等为代表的重化工业得到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倾斜式发展,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呈现出越来越重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90年中国重工业比重为50.6%, 2008年,中国重工业、轻工业比重分别为71.1%和28.9%。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实施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的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以及一些地方的重复建设,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经济结构重型化加剧和产能过剩的忧虑。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石建勋文章认为,客观地看,中国经济结构偏重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是以重化工工业发展为首要目标的增长模式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这方面有所调整和改变,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的惯性作用,经济结构偏重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另外,GDP政绩考核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各级政府对重工业的喜好。更重要的原因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导致的居民消费不足,造成了中国低消费、高储蓄、高积累,依赖大规模工业投资促增长,经济结构重型化不断得到强化。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易碳家分析,经济结构偏重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重化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大,经济增长并不能带来就业的增长,即俗称的“高增长低就业”。其次,由于不能大量地吸收劳动力,中国农业人口转移成为工业人口有限,导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第三,偏重的经济结构导致居民收入增长慢,消费需求增长不足。第四,资源和能源消耗大,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文章指出,进入21世纪,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在全球悄然打响。这对中国偏重的经济结构,既是压力也是挑战。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首先,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刺激国内需求。从理论上讲,收入分配决定消费,而消费决定生产,因此,调整经济结构首先要从调整分配结构入手,通过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高收入群体所得税率、控制垄断性行业收入增长过快等措施,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控制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尽快培养一个数量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其次,以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体制为目标,改革政府政绩考核,提倡绿色GDP,消除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第三、通过产业制度创新,改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产业链条与产业结构。其核心在于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低碳化”。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第四,加大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将低碳经济写入“十二五”规划以及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