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碳交易体系的发展及碳金融发展模式
1.国际碳交易体系的发展现状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碳交易市场的看重和对气候问题的强烈关注,全球碳交易产业发展迅猛,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容量为14000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将达到220000亿元人民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对碳交易的参与度不断深化。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等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碳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其业务范围已经渗透到交易的各个环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商业银行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向项目开发企业提供贷款,帮助企业在产生排放权指标后可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易;为项目开发企业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为产生原始碳排放权的项目开发企业提供担保。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在二级市场上商业银行充当做市商的角色,为碳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开发各种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得碳金融市场的容量扩大,流动性加强,同时日趋成熟的市场又会吸引更多的企业、金融机构甚至私人投资者参与其中,且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2.国际碳金融体系构成及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的模式经验借鉴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随着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不断地开发出各种碳金融产品,它们的业务已经渗透到碳金融的各个环节。国际碳金融体系的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据易碳家了解到,近几年来,国际碳交易市场迅速发展,服务于碳排放权的碳金融也随之兴起,国际碳交易市场上交易工具不断创新。市场参与者从最初的国家、公共企业向私人企业以及金融机构拓展。交易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一边是各种排放(减排)配额通过交易所为主的平台交易,派生出类似期权与期货的金融衍生品;而另一边则是以减排项目为标的买卖。而且,这一市场的交易工具在不断创新、规模还在迅速壮大。
如从2005年开始,欧洲气候交易所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上市新产品,已涉及碳排放期货、期权和现货等各类产品。Sonia Labatt等(2002)对环境金融的范围进行了拓展,认为由金融机构主导的,以市场为基础的转移环境风险的环境金融产品包括绿色抵押在内的银行产品、天气衍生产品、社会责任投资市场中的绿色基金、巨灾债券,以及基于温室气体减排信用而开创的金融产品(见表1)。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