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家高新区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戈清平2012-09-14 16:06

 

  绿色发展 宜居新城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近几年,随着物理空间的扩容及产业格局的不断调整,各个国家高新区在科技新城建设中,首倡绿色发展,不仅要打造适合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更希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走进绍兴高新区,一片绿色尽收眼底。这种典型的“园在城中,城在园内”的特征映衬出整个绍兴的风貌。事实上,在开发建设初期,绍兴高新区就抓住旧城改造,建设城东新区的时机,不断提高园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占有率。目前,园区及周边已经建成多个旅游观光公园,成为生态绿化之园,生态宜居之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美的生活环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未来,重庆高新区将以建设生态宜居示范新区、民生和谐示范新区为重要载体和抓手,全力打造科学发展示范窗口。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据了解,未来几年,重庆高新区将大力实施城市功能再造工程,加快完善东部改造提升区城市功能,积极推进西部拓展开发区高标准建设,重塑绿色低碳新形象。在生态环境方面,重庆高新区保护利用好寨山坪、九凤山等优质生态资源,严格环境准入和污染治理,合理规划建设,构建居住、产业、生态和谐共存的宜居环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作为风景秀丽的旅游圣地,桂林高新区在“十一五”期间始终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推进,城市建设规模空前,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5年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91亿元,完成城市建设项目150多个,城市生态建设成绩突出,国内生产总值(GDP)综合能耗由2005年的0.692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0.561吨标准煤,年均下降4.1%,园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特别是桂林高新区七星区,已成为桂林市新型城市化的展示窗。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近年来,无锡高新区也着重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园区实施了全区域6大功能分区、18个优化发展片区统筹一体化开发,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总体框架基本搭建。初步构建了社保、住房、医疗、养老、就业“五位一体”的新市民保障体系,社保、医疗实现城乡并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连续5年保持该市第一。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生态文明先驱园区建设强力推进,万元GDP能耗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国际社区、国际医疗、国际教育、国际金融等区域国际化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在绿色低碳建设方面,未来5年,合肥高新区也将充分利用依蜀山、拥两湖(王咀湖、南山湖)、临空港的独特优势,按照生态型、低碳型、创新型和国际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等“三化三型”的未来城市建设标准,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环境监管,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加大环保投入,鼓励公众参与,防范环境风险,积极探索环保新路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此外,化工企业居多的淄博高新区也在不断控制污染源,并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提升生态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园区实施了四宝山地区环境整治和生态恢复工程,加快高端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引进、建设,把园区建设成为城区东部具有鲜明特色的自然景观区和休闲旅游区、中心城市的后花园;全面推进大环境绿化、园林绿化、水系河道绿化工程,大力实施亮化、美化工程,提升园区景观面貌;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能源工程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全力建设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