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启东“造纸厂排海管道排污”事件已然平息,但由污染引发的公众担忧却无法在中国这个工业化方兴未艾的国度中消弭。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一条数百米长、十几米宽的河流发出阵阵刺鼻的气味,河道里的水是褐色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枯枝败叶。在出水河道与钱塘江杭州湾的交汇处,一道船闸横在水中央,数十条死鱼漂浮在水面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这是8月4日《中国企业报》记者在杭州湾上虞精细化工园区看到的情景。据当地人沈炳祥介绍,平时园区出水口看到的河水颜色和园区内河道的颜色一样,这几天下暴雨,出水口的水位与杭州湾的水位一样高,所以看不到园区的出水情况。沈炳祥的话得到了一位女司机的印证。女司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园区一般都会在晚上排气,那个时候如果正好顺风,“那味道可真不好受”。
沈炳祥和女司机都是精细化工园区所在地的上虞市沥海镇人(现沥海镇归属于绍兴市滨海新城)。沈是当地的一名法律工作者,曾一度为土地、企业污染等问题接受过众多媒体的采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杭州湾化工企业远超210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精细化工园只是环杭州湾工业园区的一个缩影。
6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杭州湾水质极差,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其中,杭州湾海域劣四类水质海水比例接近100%,在沿海9个重要海湾中排在末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据了解,目前杭州湾地区分布了6家集中发展化工产业的工业园区,包括上海化学工业区、上海精细化工产业园区(即上海金山第二工业区)、杭州湾上虞工业园区、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榭开发区。在这六大工业园区中,有超过210家化工企业,每年化工产品产量超过1500万吨。
“其实远不止这210家。”一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绍兴市的袍江工业区、绍兴县滨海工业区都进驻大量的印染化工企业,嘉兴市乍浦化工园区(即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以及海宁市农业经济综合开发区都在其列,这还不包括散布在杭州湾各个地区的各类化工企业。
按照浙江省的规划,环杭州湾地区地处浙江省东北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南翼,包括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六个设区市城市,陆域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3.8%。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据悉,海宁农业经济综合开发区从一开建就受到了周边群众和住户的诟病,其原因就是本该批准的是农业园区,结果引进了大批的化工企业,污染了当地的环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而《中国企业报》记者在沈炳祥的带领下看到,地处沥海镇的绍兴市滨海新城目前入驻的几家企业就包括制药、太阳能以及蓄电器等行业企业。
省级发展规划执行走样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根据2003年年底浙江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的部署,杭州湾产业带产业发展架构是发挥港口、滩涂等资源优势,利用后发优势改造提升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重点地开拓临港重化产业。但是现实状况却是部分高污染企业混进了这个定位高端的产业带之中,使得杭州湾发展低碳高效高附加值的产业规划遭到了“篡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在《规划》中,浙江省将科技创新与绿色生态作为环杭州湾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将“改善生态环境,建成绿色空间”作为环杭州湾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并且对“区域产业布局”做出规划,浙江临港石化工业近期将主要支持宁波石化工业区、嘉兴石化工业区及舟山石化工业区的建设,而温州、台州有条件的区块只作为“潜在发展区域,择机开发(石化工业区)”。
然而,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规划》的原则被束之高阁。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宁波作为石化大市,在2009年《九大产业调整振兴3年行动计划》提出,未来3年,石化产业产值将力争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1年产值超过2200亿元。到2010年,宁波石化产业工业产值已超2000亿元,达到2045.3亿元。而镇海炼化功不可没,作为国内最大的炼化企业,2010年的原油加工量在国内率先突破2000万吨,达到2085万吨;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实现利税203.15亿元。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中国企业报》记者在查阅《宁波市石化产业“十二五”规划》时看到,到2015年末,宁波市的石化工业产值要超过4000亿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不仅宁波市,作为“择机开发区”的台州市也加紧了追赶的脚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由中石油(9.00,-0.02,-0.22%)联合壳牌、卡塔尔等世界石油巨头共同投资800亿元、建设1000万吨级炼油项目在该市落地。尽管该项目曾因计划有二甲苯项目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强烈反对,但是如此大的诱惑,显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热烈响应。“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能源消耗”的战略定位早已被抛诸脑后,“建设绿色生态示范区”的发展目标也只是一句口号。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一切为了大石化项目、一切围绕大石化项目、一切服务大石化项目。”《台州日报》引用市领导讲话说。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临海工业区的化工难题
一方面是化工企业的大举入侵,另一方面是杭州湾生态系统恶化的现状。《2009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得出的结论称,连续6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杭州湾生态系统仍处于不健康状态。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2011年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中数据亦印证了这一判断。根据2009年的监测结果,浙江省32个入海排污口中,有85.7%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排放。而12个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中,95.3%的重点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不符合所在海洋功能区环境目标要求。
“园区污水都已经全部纳入城市污水系统。”绍兴市环境保护局污控处处长吴靖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空气污染“不敢保证完全没有”,但是通过他们的检测,园区空气质量正逐年改善,接下来他们准备把园区的臭气集中整治,力争使空气质量越来越好。另外,吴靖表示,对各园区的环境信访投诉逐年减少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园区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为加大对企业排污的整治,早在2007年,嘉兴市环境保护局就率先实行了“飞行监测”。简单地说,就是全市的环境监测部门由市局统一调配,实行交叉检测,避免熟人打招呼、说情或者出现通风报信的现象,曾一度让企业很是紧张,污染整治效果非常明显。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杭州湾的环境整治考验各级地方官员的‘海量’。”浙江工业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靠海吃海,谁都想吃一口,但海又不是某一个人或者说某一地的,于是大家都抱着一种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想法,大海就这样成了一个不收费的天然的免费垃圾场。再加上政绩的考核,‘有项目就上’的发展思路,污染企业自然都拥挤到大海边了。”他说,大海的确能够吸收和净化一部分污染,但并不是无限量的,它也有一定的承载能力,超量了,大海也会像人一样,会生病,会死亡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另外,上述不愿具名的教授指出,无论是杭州湾也好,还是其他临海工业区也罢,首先要实行最严肃的临海工业规划,最严格项目环保论证,最严厉的污染排放处罚机制,同时,还要有完善的监管制度。“就像许多地方政府官员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们的园区都建设了污水处理厂或者进入了城市污染管网,但问题是,你是否严格执行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施是否能完全处理工业污水?有没有企业偷排?有没有暗管直通大海?国家和浙江省的海洋环境报告事实说明,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没有真正做到,起码是没有完全做到。”上述教授如是说。
快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切勿重蹈“先开发后治理”覆辙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范思绮
曾经“鱼虾蟹塘遍地,芦苇蒿草齐腰”的景象只属于记忆,如今的杭州湾,只剩下泛着恶臭的海水和冒着浓烟的烟囱。
造成杭州湾水质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活废水排放造成的水质富营养化只是其中一方面。而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以及难以降解的有机物才是造成杭州湾水质污染的“罪魁祸首”。资料显示,环杭州湾区域内的各类化工企业在减排上正在做出努力,但是杭州湾水质污染的形势依然严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多于210家的化工企业、超过1500万吨的化工产品年产量、近200万吨的污染物质排海总量,环杭州湾的环境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事实上,早在2003年,浙江省政府就制定了《浙江省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将低碳高效高附加值产业作为杭州湾未来发展的方向,把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但是,由于《规划》未能得到严格地执行,一部分高污染的化工企业“鱼目混珠”,进入杭州湾新区这片高端产业带中。
《规划》中“建设生态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已被扭曲,“产业、城市、生态和谐发展”的基本原则存在被抛弃的危险,“建成绿色生态网”的发展目标已被“篡改”。大批环境污染严重、能源消耗过高的化工项目顶着“带动经济发展”的头衔,大步迈进了环杭州湾产业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杭州湾面对着日益严重的水质污染,“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化工企业的高污染、高排放已经超越了杭州湾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选择低碳产业入住,将高污染企业逐渐迁出,是解决杭州湾污染的关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不仅从源头上将污染降低,而且对促进杭州湾地区的产业升级以及行业竞争力的提高都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