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歧仍在:零草案讨论仍延续前次会议争议
本次INC—3会议之前,2022年11月,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召开了INC—1会议,主要讨
论文书框架并选举了INC主席;2023年5月,在法国巴黎召开了INC—2会议,此次会议授权INC主席在秘书处的支持下,在INC—3会议召开之前准备一份“零草案”协议(Zero Draft)。
“我们从过去参与的两次会议中发现,不同国家的代表看待塑料污染的出发点并不一样。例如,有些岛国更关注海洋污染问题,内陆国家更多从固废的角度考虑,而另一些则更关注生态。不同国家和地区基于其产业结构、塑料的使用情况及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对塑料污染的不同观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各国对塑料污染治理虽然存在共识,但启动几次会议时仍然艰难。”刘华说。
本次INC—3会议主要是基于“零草案”进行进一步商讨,而“零草案”的第二部分——塑料及塑料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仍然保留了INC—2会议中较为焦灼的讨论内容。“例如,塑料聚合物是否需要纳入塑料污染管控的生命周期范畴内,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一些国家坚持认为其作为原生塑料的重要生产要素应该限制和减少,另一些国家则持反对态度,认为塑料文书应聚焦管控塑料污染,而不是消灭塑料。这也是会议期间较有争议的热点话题。”刘华举例。
记者注意到,此前包括欧盟、日本、加拿大和肯尼亚在内的数十个国际组织和国家曾呼吁塑料污染防治条约应包含“具有约束力的条款”,以减少生产和使用从石化产品中提炼出来的原始塑料聚合物,并消除或限制问题塑料,如聚氯乙烯(PVC)和其他含有有毒成分的塑料。
但这一立场遭到了塑料行业以及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和石化出口国的反对。他们认为,该条约应着重关注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即塑料供应的“可循环性”。国际化学协会理事会发言人Matthew Kastner也曾在一份声明中称,“塑料协议应该专注于结束塑料污染,而不是塑料生产。”
刘华认为,“零草案”第二部分第三项“有问题和可避免的塑料产品,包括短寿命和一次性塑料产品,以及有意添加的微塑料”也值得关注。
这一项主要是对 “有问题和可避免的塑料产品”进行定义厘清。“但是什么是有问题、什么是可避免,这一定义难以达成一致。”刘华说。
他介绍,因为团队长期关注化学品的问题,实际检测中会发现一些塑料制品添加了没有必要、并不合适的化学物质,这种情形会为塑料制品的循环利用设置极大障碍,这就属于团队认为的有问题的产品类型。
据了解,一旦塑料产品以附件形式被列为有问题和可避免的产品或产品类别的标准、确定有问题和可避免的特定产品或产品类别,就会明确其削减或淘汰的时间范围。
刘华介绍:“上述争议几乎持续了整个会议阶段,但由于各方的观点分歧显著,直至闭幕仍然无法形成统一意见,各方代表通过接触组会议等方式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很多条款被打上方括号需要进一步讨论。”
“本次全球塑料大会最终依然未能在实质性内容上突破,这是令人遗憾的,也意味着明年内是否能达成最终共识仍然面临挑战。”他补充。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