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下午2时,随着上课铃声响起,北京市教科院附属石景山实验学校、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小学部、东城区东四九条小学、北京市第五中学分校的同学们,纷纷走进教室,聆听“绿色生活,为美丽北京加油”生态环境保护课。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同学们观看《P在囧途》动漫短片、阅读环保绘本,用小风扇、蜡烛、卫生香、塑料盆等模拟不同地形中雾霾流动的过程,了解雾霾如何产生、会不会消失、去了哪里。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环保课,让同学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感和使命召唤。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在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小学部的生态环境课上,来自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媒体应用研发部的雷翔主任给孩子们带来了《P在囧途》这部5分钟的动画短片。他说:“我们把PM2.5作成小P的形象,告诉同学们这是一个活生生真实存在的东西。我们怎么去消灭他们?通过哪些方式,通过哪些生活习惯的改变,能达到减少PM2.5、减少雾霾的目的?这就是我们传递给同学们的概念。”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推动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是提升广大青少年生态环境意识的重要抓手,也是近年来北京市环保局持续推进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从今年3月开始,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专门为中小学生开发定制了环保课程,并率先在东四九条等3所小学进行试点教学。第五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期间,结合动画短片和彩色绘本,定制课程在丰台二中高中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朝阳实验学校等推扩使用,并计划于下半年在全市范围更多的学校进行试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东四九条小学的任立鹏老师说,学校的语文课、科学课等也会讲授环保知识,而让同学们观看动画片、阅读绘本、观摩实验、联系生活,自己探索答案,而不是主题先行,像这样的通识教育同学们会更有兴趣。
“我们希望通过生态环境教育进课堂活动的持续开展,推动全市生态环境教育的普及化、常态化、制度化,从而为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主任张立新说。据悉,截至目前,北京已成立环境教育基地38家,每年举办生态环境主题活动上百场,为市民参与环保活动、接受环境教育提供了广阔舞台。文化周期间,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等环境教育基地和环境保护设施开放单位,也都因地制宜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环保主题活动。 刘敬奇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