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一篇关于船舶运输业加重污染的论文,引起人们对海运污染的持续关注。论文通过对东亚地区近1.9万艘船只的数据追踪,得出如下结论:2005年至今,东亚地区海上海运交通量增加了一倍以上,仅船舶排放的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PM2.5)是陆地机动车排放量的50%。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尽管这一论文只列出了东亚地区海运带给局部的损害,但这组数据不得不令人沉思:我国沿海城市的细颗粒物(PM2.5)数值模拟在高浓度时段是否被低估?我们是否能列出准确的海源污染物排放清单?由于海运排放性污染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极其分散,其危害是否引起了足够重视?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除了工业、农业、交通等污染源外,海运污染排放不可小觑。各地应切实加强海运污染防治,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利益驱动导致全球海运扩张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事实上,关于海运污染,世界各国一直在做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此次新鲜出炉的东亚数据令人瞠目结舌。是什么原因导致海运污染日益严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当今世界,国际海运承担全球80%以上的贸易量,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驱动因素。全球贸易经济的发展催生各国海运迅猛发展,超越国家领域的货物贸易使世界经济一体化成为现实。同时,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竞争日趋激烈,海运可以完成重要物资和人员的运输,保障国家安全,并提高国际威望。为此,国家安全及经济等利益驱动海运急剧扩张。如美国高度重视仅次于海陆空军的“第四只臂膀”——海运商船队,并出台营运补贴政策,确保海运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其航运法中明确指出,海运船队除为其经济发展服务,还将在紧急时刻为国家安全服务。
然而,全球性的海运贸易空前发展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冲击。海运过程中,通过燃油泄漏、废水废物排放等,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海运污染防治亟待引起重视
一直以来,作为环境友好型的运输方式,海运被人们公认为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等优点,因此,海运理所当然地成为全球贸易运输的主要渠道。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但是,东亚地区的海运研究结果提醒人们,海运污染排放不可小觑。相关统计表明, 海洋环境污染中有35 % 的污染物来自于海运船舶。一些油船随意排放压载水、洗舱水以及船底舱油污水。污水中还含有大量石油,会破坏水域水质, 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发展,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海运船舶的生活污水含有细菌、病毒,其入海后会导致海水中的溶氧耗尽,有机物腐化后会散发出臭味,造成海洋环境污染。随着海运中运输危险化学品船只的增多,装卸作业中造成的跑、冒、滴、漏等行为会造成海洋严重污染,造成的危害不可预估。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靠泊或维修船舶在港区和江河水道造成的污染,直接滞留在当地港区和江河水道,其污染物有可能进入城市的饮用水水源,威胁当地居民饮用水安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海运污染防治需各国共同努力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海运不只会带来环境污染,还会导致气候变化加剧。
一百多年前,诺贝尔奖获得者阿列纽斯曾推断,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将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如今,其预言已经成真。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从哥本哈根会议到坎昆会议再到德班会议,国际海事组织(IMO)多年前就提出了“让海洋更清洁”的号召,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法律规范,充分体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加强海运污染防治不仅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责任,更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尽管发达国家在IMO 体系下的海运减排问题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有减排义务,都应为确立国际社会公认的、稳定的排放秩序而贡献力量。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我国拥有辽阔海域和丰富海洋资源, 90%以上的外贸物资均由海运完成,是世界最大的海运需求国。为了实现和平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我国正在为建设海运强国而努力。同时,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我国正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笔者认为,我国需高度关注海运污染问题。要进一步借鉴发达国家海运管理经验,加强造船企业创新技术研发,规范海运企业管理,采取更为有效的海运运营模式,合理设计航线,科学安排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减少海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