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德法相辅实现生态文化建设新突破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路向峰2015-07-17 05:30

生态文化是现代中华文化发展中的一次重要转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机体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大背景下,如何定位生态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的地位,进而开创生态文化建设新局面成为我们应有的时代关切。唯有发挥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的相互支撑作用,才能在生态文化建设进程中实现新突破。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道德文化:生态文化建设的精神滋养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当现代性发展模式以“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作为自我的公理预设,人与自然的界分就不仅仅是人化自然所能够描述的。随着发展的生态学危机日益严重,人们逐步意识到这种人类自我演绎的自然界异化最终要摧毁的是人类文明自身。德国生态学家萨克赛指出,在19世纪,“生态学的考察方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它克服了从个体出发的、孤立的思考方式,认识到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是某个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某种意义上,人类的文明程度可以在人与自然的生态性关联中得到确证和表征。对于这样一个关涉人类价值观的理论命题和实践选择,虽然我们可以通过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限制人类对于自然掠夺的无序性行为,通过行政处罚提升环境违法行为的违法成本,却无法最终化解这个价值命题中的道德困境。人类是否对生态系统给予道德文化关怀,本质上是其是否对自身给予了道德关怀的问题。生态伦理要求人类树立普遍的、人类能够共同遵守的生态公德,确立爱邻如己的生态价值观。关注和尊重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和自然环境的基本权利,在人类的生态开发中增强生态忧患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使人类与自然能够和谐的共同发展。只不过当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现实利益造成危害之时,人们往往选取的是成效更为直接的法律制度的规约。生态文化的历史性建构本应以道德作为最为基本的内在驱动力,以文化的滋养和道德水平的提升作为破局之道,而法律制度所能提供的应该是人们把这种生态文化从内化于心到外化为行的现实保障。子产强调:“德,国家之基也。”孔子认为对民众而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对于我们正在构建的生态文化来讲,道德文化的教化作用能够把作为法律外在表现的条文与规范以文化滋养的方式内化为法治精神,外在凝结为观念形态的法治文化。相对于环境立法、执法、司法硬制度约束而言,基于人们道德文化水平提升而树立的全社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理念,则是人类文化当代转型的鲜明特征和时代特质。道德文化是人类能够超越特定历史局限性的主体依据,而生态文化建设本身就是道德文化在人类改造自然进程中把主体价值标准与客体价值属性相统一的结果。总而言之,生态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一个道德文化建设与道德原则的应用问题。应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诸如“天人合一”“天人合德”的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切实加强公民生态道德文化培育,强化尊重自然的规制意识,倡导人与自然和解与和谐的契约精神,切实提供生态文化建设的精神滋养。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法治文化:生态文化建设的善治之匙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在人类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两次提升,即“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和“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动物中提升出来”。“物种的提升”是标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换言之,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的起点。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类认识、开发与利用自然界的行为往往囿于现实利益的驱使而突破自然界所能够承受的边界,进而危及人类文明自身的存续与发展,这是生态危机与生态问题产生的深层本质所在。当自然界无数次以灾难的形式确证着恩格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的告诫之时,生态文化建设切切实实地成为我们无法回避又必须破题的现代性隐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孟子指出:“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与愿望,是规范社会秩序行之有效的外在强制力。在阶级和国家消亡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到来之前,法律始终是治国之重器,而良法则是善治之前提。然而要使良法化为民众的内心需求,进而化为自觉的遵循,法治文化的建构则必不可少。要破解由中国现实问题倒逼所致的生态文化建设难题,法治文化的培育是关节点。当人与自然的矛盾缘于人类对利益的追求和固守而变得更加尖锐和难以调和之时,法治文化建设就成为化解这一矛盾对立体的有效路径。只有对人类无限增长的向自然界撷取的欲望加以法治文化的引导与规范,生态文化建设才会成为民众自觉的文化需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无数次向我们确证,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是维护社会有机体稳定、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生态文化的构建来讲,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法治文化使得人与自然和解的价值理念能够外化于法律制度,内化于民众的内心需求;道德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滋养,使人们能够养成生态观上趋善抑恶的道德诉求。从文明的形式来讲,前者作为政治文明,后者作为精神文明,能够共同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保障与支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新的突破,也正在酝酿新的突破。我们既要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态文化意识,又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生态文化的理念内化为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道德文化与法治文化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德法相辅才是打破生态文化建设旧思路、实现生态文化建设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作者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课题组成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