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或酝酿极端天气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赵熙熙2015-04-30 11:03

研究人员发现,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造成了75%的日常酷热以及18%的暴雨或降雪事件,他们警告说,更进一步的全球变暖将急剧增加发生此类天气的风险。研究人员所提及的是一种“适度”的极端——他们定义为在当前情况下,预计每1000天发生1次的事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在一个确定的意义下,气候变化不会导致任何单一的气候事件。”该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气候科学家Erich Fischer表示,“但一个更加温暖更加潮湿的大气层无疑会有助于产生更加频繁的极热与极湿天气。”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研究人员发现,自从工业革命开始以来,尽管全球平均气温仅仅上升了0.85摄氏度,但天气的局部变化已经非常明显了。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这一发现与较早前关于气候和极端天气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例如,2011年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发现,气候变化已经使发生2000年出现在英格兰及威尔士的灾难性洪水的几率翻了一番;而一项更早前的研究则指出,欧洲出现2003年大面积热浪的可能性也增加了许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而科学家发现,Fischer的研究聚焦的人类对“适度”极端的影响也会随着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而有所增加。研究人员指出,如果全世界的平均气温比前工业时代水平升高了2摄氏度,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将引发40%的暴雨和暴雪以及96%的酷热。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与平均温度升高1.5摄氏度相比,平均温度升高2摄氏度后发生极端高温的概率是前者的2倍,同时也是当前水平的5倍。Fischer说:“一个气候事件越是罕见越是极端,我们将其归因于气候变暖造成的风险的比例就会越高。”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Fischer与合作者、同样来自ETH Zurich的气候研究人员Reto Knutti分析了来自25个气候模型的模拟结果。他们首先确定了在1901年至2005年之间发生了多少次极热或极湿事件。随后研究人员将这些数据与2006年至2100年极端天气频率和严重程度(假设温室气体排放量依然很高)的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人员并没有分析严重性的任何变化如何对全世界不同地区的社会及生态系统造成影响。Fischer表示,即便如此,这一研究结果——与观察到的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暴雨和酷热的增加相一致——强有力地支持了将全球变暖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政策努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批评人士警告说,现有的气候模型很难复制观察到降雨和降雪趋势,因此质疑研究人员如何预测未来的降水情况。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所有的气候事件都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气候研究人员Kevin Trenberth说,“作者提供的全球视野是非常有帮助的,但他们所使用的模型没有一个能够逼真地模拟降水,并且有的模型还相当糟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但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人员Michael Oppenheimer指出,无论这些模型的不确定性如何,这篇论文提醒决策者和公众,气候变化可能会对人类健康和福利产生戏剧性影响。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与酷热有关的过早死亡的风险已经增加,并且很可能在未来进一步明显增加。”Oppenheimer说,“很显然,政府不仅要寻求减缓全球变暖的方法,也必须让社会作好全球变暖将不可避免发生的准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