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在完善政策法规、建立管理体制、明确责任主体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同时,随着国内外污染土壤防治领域的技术进步、经验积累和市场需求,在环保部等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具体指导下,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也已初具雏形。
立法步伐:逐渐加快
总结相关政策法规的发布历程,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工作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第一阶段(2002-2007年):开始涉及土壤环境保护阶段。包括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第二阶段(2008-2012年):逐步重视土壤污染问题阶段。相继发布了《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土地复垦条例》、《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关于保障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安全的通知》等政策法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第三阶段(2013年以来):加快土壤修复立法步伐阶段。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6月环保部发布《中国土壤环境保护政策》;2014年4月通过的《环境保护法》修订案增加了土壤修复的内容,5月环保部发布《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11月环保部发布《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及修复工作指南(试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据报道,《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已经环保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有望在2015年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法》被列为全国人大第一类立法计划项目,预计将在2017年前后出台。由此,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法规体系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得到基本完善。
标准框架:初步形成
2014年2月,环保部发布了《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和《污染场地术语》等5项污染场地系列环保标准,旨在为各地开展场地环境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治理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为推进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供基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