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现代文明,那可以说碳资源是推动人类发展的物质动力。碳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对于使用这些资源形式来研究对人类发展的现实复杂性太大,所以选择了碳排放来讨论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关于碳排放的评价,学界用碳排放强度变化来评定碳排放对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据易碳家了解到,目前对碳排放的参考对象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测定,所以碳排放强度可以指单位GDP的CO2排放量。张志强等利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CO2信息分析中心(CDIAC)的二氧化碳排放数据、《世界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公元1—2008年》的GDP数据和世界银行第二产业附加值占GDP比重等相关数据,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等7个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等5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CO2排放量)变化趋势、人均GDP变化趋势、人均GDP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关系、产业结构与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主要工业化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强度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先增加后逐渐减小并逐步趋同的态势,主要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碳排放强度随时间呈波动性变化。陈劭峰等则通过IPAT方程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在技术进步驱动下,二氧化碳排放随着时间的演变依次遵循三个“倒U型”曲线规律,即碳排放强度倒U型曲线、人均碳排放量倒U型曲线和碳排放总量倒U型曲线。依据该规律,可以将碳排放演化过程划分为碳排放强度高峰前阶段、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以及碳排放总量稳定下降阶段等四个阶段。在不同演化阶段下,碳排放的主导驱动力存在明显差异。在碳排放强度高峰之前阶段,碳排放增长主要由碳密集型技术进步驱动,在碳排放强度高峰到人均碳排放量高峰阶段,则主要由经济增长驱动,在人均碳排放量高峰到碳排放总量高峰阶段,则主要由碳减排技术进步来驱动,进入碳排放总量的稳定下降阶段后,碳减排技术进步将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据易碳家了解到,中国为了表现出自己负责任大国的原则,提出承诺在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约束性指标,并将此承诺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2010年发改委确定首先在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五省和天津等8个城市开展低碳点试点工作,基于这一主线,刘竹等[7]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核算5省份1995年—2008年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并通过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的脱钩分析,探讨5个省份1995年—2008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5个省份在1995年—2008年间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迅速增加,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态势;预计伴随经济进一步增长,碳排放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呈增长趋势;如何实现碳排放总量减排而又达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绝对脱钩”,是中国低碳经济战略的首要难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长久以来,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一方面造福了人类,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或过度的使用造成了各种资源和环境问题。这再一次说明了一个自然规律:事物总带有两面性。两面性不是否定绝对,不是“左右逢源”,不是否定对资源的使用。人类要发展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也不能消极的利用规律。美国数学家、哲学家、诺贝尔文学家得主罗素说过,生活总是一种追求积极理性的活动。(完)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