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古代人是如何低碳环保避暑

文章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2013-08-31 16:31

在穿衣上,古代人一般穿的是长袖长袍,材质是丝和麻葛制品,透气性好,比现在的棉和化纤制品凉爽。在饮食上,古代人喜欢吃“汤饼”。“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能出一身大汗,从而带走体内的热量。明清两朝,伏日最盛行吃莲子汤避暑。据《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食饮最喜清新。京师莲食者二;内河者嫩而鲜,宜承露,食之益寿;外河坚而实,宜干用。”在清朝宫廷中,冷饮也是消暑的方式之一。冷饮的种类很多,最出名的冰碗是用甜瓜果藕、杏仁豆腐、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料制成,冰镇后吃起来绝对爽口。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伏天里选择中草药避暑是古代人的一大特点,《京都风俗志》曾记载,在伏天,喝冰水、煎熬苏叶、藿叶、甘草等汤,称之为暑汤。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中医典故里记载,古代人避暑最好的东西是冰块。每当寒冬季节,都有专职官吏负责采集天然冰块,贮存于冰室之中,炎夏期间取出,以供皇家之用。唐代的高官显贵们,有的也建立起私家避暑设施,其中专供纳凉用的水亭,就是唐代宫吏设置的一种避暑建筑。当然,王公贵族夏天还可以躲到避暑山庄,最出名的承德避暑山庄就是皇帝为了避暑而修建的。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古代人懂得“凉由心生”的道理,所以,很多文人雅士都追求一种超然脱俗的避暑氛围,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唐代白居易有《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王维为了消暑,抱着古琴走进幽深碧翠的竹林,席地弹乐而忘返,给后人留下了百读不厌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古人怡然自乐的夏日避暑纳凉之景,读来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看来,古代人低碳环保的避暑方式和高雅的心境,无不是我们现在人所向往和学习的呢!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