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世界进入绿色经济时代,营造绿色企业文化成为我国企业面对挑战的必修课,也是企业追求从优秀到卓越的制胜法宝。绿色企业文化主要是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绿色文化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以发展绿色生产为基础,以开展绿色营销为保证,以满足员工的绿色需求为动力,从而实现员工、企业、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文化。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企业发展与环境保护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日益增强的同时也意味着人类破坏自然速度的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在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换取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严重的环境危机。动植物物种种类灭绝、水资源匮乏及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已经严重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一、企业与生态环境
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固然和机器大工业飞速发展分不开,但人类因其严重置后的环保意识导致的有意或无意的破坏行为也难辞其咎。因为前者不能避免,而后者却可以通过人类有意识的行为进行规避。
1、环境危机
1978年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大于8%,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数千万人口脱贫,人均寿命增长;婴儿死亡率降低,高速城市化:城市人口从1980年的1.9亿上升到1995年3.5亿,高速工业化,90年代中一千多万工业企业的产出以
15%的速度增长。但伴随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是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其中工业化造成环境严重污染最为触目惊心。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据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做的一项关于中国环境质量调查报告显示:(1)主要城市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的水平高出WHO(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标准2-5倍;(2)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是美国的5倍;比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高一倍;(3)每年由于环境污染178,000人过早死亡;(4)由于空气污染损失七百四十万个工作年;(5)在135条监测的城市河流中,其中52条水质严重超标;(6)数千万人口的安全饮水受到威胁;(7)南部和西南部高硫煤地区,酸雨造成严重损失达10%的土地,作物和林业减产3%;(8)沈阳,上海和其它主要城市儿童血铅平均水平大大超过标准,比对正常智力发展造成危险的水平高80%;(9)只有约7%的城市污水得到处理;(10)由于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每年五百四十亿美元,大约为9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
环境问题无处不在!有数据表明,仅199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就达356亿吨,相当于13个密云水库的蓄水量。在这356亿吨废水中,有的直排江河湖库,有的直排入海,致使全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占全国淡水天然鱼类捕捞总量90%左右的七大灌河水系中,超过渔业水质标准的河段总长度为6000公里。据对15个省的不完全统计,1993年发生渔业污染事故近500起,造成渔业经济损失4.2亿元。全国沿海对虾养殖相继暴发了大面积传染性流行病,病害面积约168万亩,减产对虾12万吨,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污水流进农田,侵入厂矿,也给工农业生产带来惨重损失。据统计,目前全国污水灌溉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400万公顷,造成大量农作物减产乃至绝收。
由于国情决定,现阶段我国能源消耗中煤占75%以上,因此大气污染的元凶主要是燃煤造成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几年前,联合国搞了一次全球空气污染的网点监测,让人吃惊的是,在对40个城市颗粒物污染情况的排序中,我国所有入选监测网的五个城市,全部进入前十名。它们是沈阳、西安,北京、上海和广州。然而事情还没有到此为止。在另外一项对54个城市被二氧化硫污染的排名上,以上五城再次“荣幸”地进入前21名。监测网的数字如警钟震响,它无形中宣告了,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据监测,到1995年,我国城市大气中总悬浮微粒日均值浓度,北方地区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4~5倍,南方地区也达3倍多。空气污染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国家环保局大气处的有关官员指出,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居民其实长期生活在有害的大气环境下。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上海地区,每年因大气中的浮尘致病死亡的人数即达数千人。专家们同时对上海地区的浮尘中检测出302种化合物,其中有的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病变,或者是有明显的促癌作用。
而因环境退化所引起的深刻危机还包括:臭氧层的破坏使地球表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多,皮肤癌和白内障的患者会呈几何数增长。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升高,酸雨横行导致陆地生态和水域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淡水的严重枯竭和污染使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水荒,全世界每年有数十万计的人由于饮用被污染的水而致病死亡,12亿人缺少安全饮用水,18亿人口的生活环境中缺少生活污水排放装置。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责任不可推卸。例如位于东北重工业基地的沈阳市铁西区的沈阳冶炼厂,这家大型国有企业所造成的污染,就直接影响到了沈阳市60多万居民的健康。再例如位于广州市荔湾区的广州市水泥厂,这家国有大型企业所造成的污染,就直接影响到了该水泥厂附近30多万居民的健康,有许多居民因为污染引发的疾病而痛苦地死去。
环境,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形象,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环境,不仅仅是一个生活质量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唯其如此,当代中国的环境问题才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环境危机的第一责任者——企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2、企业的环境意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前进道路上始终伴随的一对矛盾。在这对矛盾的变化
发展中,环保意识逐渐在人们的心头萌发,并成为影响环境政策的重要因素之一。环境意识是指人对待自然和环境的态度,一是意识水平,即人们是否认识到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认识的程度如何;二是行为取向,即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对环境问题所做出的行为选择。
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一条是几十年来以被动反应为主的环境管理体系存在严重缺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误入一条末端治理的歧路。当人类不断遭受到来自环境的惩罚才诱发了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企业的环境意识也大多是在公众和政府的压力下或自发或被迫形成的。我国企业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晚,发展快,追逐利润的同时常常忽略或逃避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节约利用,以至于目前我国成为世界环境危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企业作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单位,应该增强对环境的责任感,形成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意识,把企业送入永续经营的运行轨道。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应把绿色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来认识。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二、企业的环境意识与“清洁生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随着工业“三废”对人类生活和生命威胁的加剧,尽可能地减少垃圾,在对垃圾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地避免污染环境,将垃圾作为资源反复利用,发展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成为人类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1、三废
工业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在我国8
0%的工业企业集中在城市,工艺和技术落后,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中国工业的能源利用率为OECD国家的50-85%,工业“三废”约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70%以上。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三废,即工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简称“三废”。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人类可利用资源总量的迅速减少,“三废”问题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减少“三废”排放或做好“三废”的再生利用工作,不仅是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也关系到企业自身能否融于社会、被公众、政府接受问题,即企业能否顺利实现永续经营的发展目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发展环保产业,应积极开展对清洁生产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环境无害化技术,改变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从产品设计、原材料替代、工艺革新和技术改造等源头入手,开发引进环境无害化技术,促进企业内部工艺改革,推行清洁生产,有效利用资源,削减三废产生量。做好清洁生产试点工作,积累经验,由点到面全面推广。
2、清洁生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1)清洁生产的定义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清洁生产在有些国家被称为“污染预防”,“废物最小量化”,“清洁工艺”或“源控制”等。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地改善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的核心是从源头抓起,预防为主,生产全过程控制,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清洁生产的本质就是,从生产工艺中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料和或产品的损失,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削减污染和增加工厂效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UNEP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清洁生产意味着对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期增加生态效率并减降人类和环境的风险。具体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于产品,清洁生产意味着减少和减低产品从原材料使用到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第二,对于生产过程,清洁生产意味着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取消使用有毒原材料,在生产过程排放废物之前减降废物的数量和毒性。第三,对于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在清洁生产概念中包含了四层涵义:一是清洁生产的目标是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二是清洁生产的基本手段是改进工艺技术、强化企业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和改变产品体系,更新设计观念,争取废物最少排放及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中去;三是清洁生产的方法是排污审计,即通过审计发现排污部位、排污原因,并筛选消除或减少污染物的措施及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四是清洁生产的终极目标是保护人类与环境,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清洁生产在有些国家被称为“污染预防”,“废物最小量化”,是指在可能最大限度内减少生产场地产生的废物量,包括通过“源控制”在进行再生利用和处理之前,减少废物释放到环境中;减少有害物质、污染物或污染成分的数量;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和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和自然环境的危害。应当在生产过程中重复利用投入的原料,以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这样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使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实践证明,这是一种物料和能量消耗最少的生产方式,它使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做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对于生产过程,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
。对于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于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
任何一种新思想的产生均有其历史背景,清洁生产也不例外。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变了自然也改变了人类自身,但人和自然的关系永远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人类利用自然的赐予加速了文明的进程。但这种发展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自然平衡的破坏严重制约了这种“发展”,甚至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工业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破坏自然、摧毁自然的主要力量,在最大利润的驱使下,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状况的恶化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出现在全球各个角落。工业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人们重新审视已走过的历程,认识到需合理利用资源,建立新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清洁生产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3)清洁生产的组织与实施
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与传统的以末端处理为主的污染防治战略相比,它是以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为目标,通过良好的企业管理、合理的工艺改进来有效地实现对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以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目的是提高污染防治效果,降低污染治理费用,消除或减少防治战略的一项重大变革。清洁生产是当今人类对环境与发展的新认识,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清洁生产对企业来说,企业是受益者,企业要寻求一个有效的方法,降低产品生产成本,同时又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清洁生产是帮助企业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清洁生产通过产品设计、原料选择、工艺改革、技术管理等措施,使生产各环节产出的废物尽可能在内部循环利用,从而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的生产。它可使废物消灭于生产过程中或最终污染最少。它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的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之中,进而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的一种积极措施。对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节约原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料,并在全部排放和废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他们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可减少产品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包括从原料提炼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广泛开展清洁生产,不但有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包括经济上的可盈利性,体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我国从1993年开始推行清洁生产。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开展了清洁生产试点工作,在化工、轻工、冶金、石化等十几个行业设立清洁生产示范试点项目500多个,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和生产工艺技术改造,普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主要污染物平均削减20%以上。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研究如何推进本国的清洁生产。从政府的角度出发,推行清洁生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1)制定特殊的政策以鼓励企业推行清洁生产;(2)完善现有的环境法律和政策以克服障碍;(3)进行产业和行业结构调整;(4)安排各种活动提高公众的清洁生产意识;(5)支持工业示范项目;(6)为工业部门提供技术支持;(7)把清洁生产纳入各级学校教育之中。从企业层面来讲,实行清洁生产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要做:(1)进行企业清洁生产审计;(2)开发长期的企业清洁生产战略计划;(3)对职工进行清洁生产的教育和培训;(4)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5)进行产品生态设计;(6)研究清洁生产的替代技术。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清洁生产理论的提出,表明人类认识的一个飞跃,也是对科学生产、环境保护、经济与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贡献。我国工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特点表明,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摒弃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投入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清洁生产过程,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的集约化道路。我国的企业应该在生产经营中努力预防和防治对大气、水、土壤和亚壤土的污染以及振动和噪声带来的危害;减少对原材料和其它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促进清洁生产的推行和物料循环利用,减少废物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只有提高企业的环境意识,才能自觉的实施清洁生产。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我们不仅要看到目前工业不但面临着环境的挑战,同时也正获得新的市场机遇。清洁生产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它既能避免排放废物带来的风险和处理、处置费用的增长,还会因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产品成本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企业文化建设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可持续发展是近年为应对环境危机而兴起的一种环保理念,一方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但又要不致危及到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塑造企业文化的绿色核心价值理念,使绿色企业文化成为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一、企业与稀缺资源
自然界中不仅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使用量超出其再生能力,也会转化成不可再生资源。在市场规律作用下,人的需求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和无限性来说,任何资源都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即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难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它是有限的。随着工业文明开采挖掘技术地提高,整个20世纪,人类消耗了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对资源的掠夺式地开采和利用导致人类提前进入资源短缺时代。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在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中,伴随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的是深重的资源短缺和浪费带来的困扰。从1990年到2001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92%,钢增长143%,铜增长189%,铝增长380%,锌增长311%,十种有色金属增长276%。这样的消耗速度,迅速耗尽了国内的资源。中国人口占世界21%,但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到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靠国内资源来支撑今后的发展。从消费总量看,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57%,铁矿石将达到57%,铜将达到70%,铝将达80%。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与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障碍。从我国的资源利用情况看,一是消耗过大,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我们的高速度是靠高代价换来的,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不能持久的,二是资源破坏和浪费严重,使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一5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一20个百分点,大量可利用的资源作为废弃物白白浪费掉。它是造成企业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企业是现代化经济的细胞,也是社会经济不可或缺的动力。寻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也就必须处理好追求经济效益和资源的再生利用的关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二、企业与国际工业的衔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面对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日趋短缺的局面,工业发达国家在对其经济发展过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认识到不改变长期沿用的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来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单靠一些补救的环境保护措施,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的。欧美国许多国家把清洁生产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相关的法律对企业经营行为进行规范,把污染预防作为国家政策以取代了长期采用的末端处理的污染控制政策,要求工业企业通过源削减,包括:设备与技术改造、工艺流程改进、产品重新设计、原材料替代以及促进生产各环节的内部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要求在组织、技术、宏观政策和资金上做出具体安排。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我国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仍然比较低,因此又从总体上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效率,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影响了持续发展的能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为了实现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应当从下述几方面来规范企业行为,尽快实现国际工业的接轨。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1、及时、迅速获取世界工业技术发展的新信息,积极学习和实施发达国家关于工业发展技术标准和相关政策,自觉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积极引进国内外在环境保护领域中开发的新技术成果为我所用。有计划地淘汰技术落后、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的落后生产设备,加大技术改造资金的投入。围绕生产技术和装备现代化问题,组织好科研生产攻关和成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应当科学的规划、组织和协调不同生产部门的生产布局和工艺流程,优化工业生产诸环节,交叉利用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减少本单位产出的废物排放量,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2、企业应尽可能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废料和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促进工业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与环境相容。通过综合利用资源、二次能源的利用、短缺资源的代用来实现节能、降耗、节水。还要进一步开发绿色产品,替代或削减有害环境的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3、企业应自觉按照清洁生产工艺流程、审计指标等标准进行生产。如做好进行企业清洁生产审计,开发长期的企业清洁生产战略计划,对职工进行清洁生产的教育和培训,进行产品全生命周期分析,进行产品生态设计,研究清洁生产的替代技术等工作。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已构成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热点,也成为制约我国企业向外发展的“绿色屏障”。我国企业只有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三、绿色企业文化建设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1、企业环保与生态文化有机的结合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加入生态文化的内容,塑造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绿色企业文化。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2、企业与绿色企业文化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一个企业的文化的形成和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是一样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养成”过程。绿色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不断积累和沉淀的精华,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人文气息,是时代的产物。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伴随环境恶化而来是人们可持续发展呼声的增高和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世界各国纷纷出台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保护认证标准,作为新时期的贸易壁垒形式,对外国进口企业进行过境
拦截。我国许多企业在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大多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对资源的利用多采用掠夺式开采方式。即便是在环境形势极其恶劣的今天,缺乏环保意识、只重局部利益的政府官员和企业决策者大有人在,他们或借口无承担环保能力,或宁愿选择接受相关处罚,导致显性事故和阴性事故频繁发生,人类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种掠夺性的经营行为在给我国的环境和资源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为我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大家庭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从居安思危的角度也好,解燃眉之急的角度也罢,我国企业都应该自觉保护环境、资源、生态,实施绿色企业文化战略,进行绿色企业文化建设。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进行绿色企业文化建设要求既要重视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满足现代消费者追求绿色产品的要求,提高企业产品的生态含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建设绿色企业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首先,要提高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环保意识,增强环境责任感,迎接环境问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自觉顺应世界经济的绿色潮流。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把环境保护、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来,并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求得企业自身的持续成长。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第二,实施绿色战略管理,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通过实施ISO14000和SA8000等认证体系,实施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管理,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为企业向世界经济一体化迈进奠定基础。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第三,建设绿色企业文化最重要是树立企业绿色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要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让环保意识深入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成为员工核心价值观。在塑造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时要使企业界,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充分认识到环境恶化的种种现象及其后果,人人树立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变过去对环保问题的消极态度为积极参与的态度,从关心环保、治理污染入手树立企业的绿色环保新形象。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第四,以绿色为标志重塑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渗透到企业的理念识别(MI)系统和企业的行为识别(BI)系统的每一单元。以绿色为纽带把企业和社会、消费者、生态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良性互动。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小结: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1、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牺牲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的,随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追求自身可持续发展要求日趋强烈,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21世纪进入绿色经济时代,营造绿色企业文化成为我国企业面对挑战的必修课,也是企业追求从优秀到卓越的制胜法宝。
2、企业环境意识的落后是建设绿色企业文化的瓶颈。企业作为社会的物质生产单位,应该增强对环境的责任感,形成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意识,把企业送入可持续发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的运行轨道。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应把绿色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来认识。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3、绿色企业文化主要是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绿色文化为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以发展绿色生产为基础,以开展绿色营销为保证,以满足员工的绿色需求为动力,从而实现员工、企业、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文化。绿色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4、绿色企业文化建设应从树立企业的绿色价值观入手,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环保意识,制定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塑造企业绿色形象,进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